2014-09-28 08:29:00 来源:巨灵数据 我要评论
上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暴涨231.2个BP至8.2940%,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银行间资金流动的紧俏,已经有不少银行交易员开始“跪求”资金。金融界研究分析表示,当前资金面压力已经传导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持续走低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止跌反弹。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连续两周上涨。尤其是一个月以内期限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大幅上涨,重回年内最高水平。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半年末临近又受到节日备付、外汇占款回落预期及此前财政缴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可能在短期内很难缓解,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望继续上行。
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量价齐升
据统计,近期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都出现了“量价齐升”态势。其中1—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市场占比幅度最大,许多产品的收益率回升到4.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巨灵财经统计数据显示,上周7天、14天和1个月期限产品收益率稍有下降,其它各期限收益率最高产品的收益率都有稍微的升高。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属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
那是不是应该现在下手呢?业内人士表示,对普通市民而言,现在确实是买入理财产品的好时期。除了短期理财产品,现在,部分银行中长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突破了5%,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市民在购买时,还是要理性选择,不能只盯着所谓的预期收益,还是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看清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并且把握投资与储蓄的比例,量力而行。“现在推出的理财产品有很多,有保本也有非保本的,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还是选择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比较合适,当然它的预期收益率就不会很高,相反则可以选择非保本型的。”
人民币持续坚挺 外币理财收益走弱
外币理财产品的走势弱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降息潮”。3月6日,波兰央行突然宣布将原3.75%的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25%。之后,墨西哥、印度、哥伦比亚、匈牙利、格鲁吉亚等国家也接连宣布开始降息。进入5月,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澳大利亚、韩国、越南、以色列等国家纷纷宣布降息。离目前最近的一次降息就是以色列5月13日的降息:自5月17日起降息25个基点至1.5%。至此,两个月以来,全球共约12家央行进行了16次降息。导致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原因,除了受各大央行相继降息影响,还跟人民币债券与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有关。业内人士透露,商业银行近1年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中有接近95%的产品投向了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是先把外币理财资金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投向了国内的债券和货币市场。
购买技巧:抓准节点 捕获高收益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看到,不少银行针对端午节也推出了节日概念的理财产品。如滨江东路一家浦发银行最近就给附近的高端小区都派发了截至6月20日前购买的“专属”节日理财,门槛10万元的短期80多天人民币投资有4.7%的收益率。不过,理财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不必拘泥于节日概念产品,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尽量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来锁定收益,另外,组合类、城商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较高。此外,投资者千万别“贪小失大”,图短期较高收益而错失长期资金效应。
市民理财应该首先分清手中资金的流动性。要经常使用的,直接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抢到高收益的端午专属产品更好;如果资金长期不会使用,则可购买10日发行的国债,不仅收益稳健,可提前支取,还可质押贷款,应急缺钱能救急。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美元表现乏力,不少国家相继降息,受此影响,包括澳元、美元等在内的银行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缩水,甚至不及一年期人民币定存利率。如果手头有外币,而且在一定期限内没有使用需求,不如结汇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更划算。
1.上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周均收益率有所提高
2.产品周均收益率多数微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