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真的能避税吗?

2014-11-05 09:49:00    作者:   来源:新浪理财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企业年金保险 避税 征收遗产税 被保险人 保险理赔
[提要]保险和税务的关系,个人所得税法有规定,即人寿保险的赔付金免征所得税。也就是说,只有“保险理赔金免征个税”是有法律依据的,其它的,关于分红、生存领取、满期给付的免税之说,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保险和税务的关系,个人所得税法有规定,即人寿保险的赔付金免征所得税。这是到目前为止,保险跟个人税务最明确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保险理赔金免征个税”是有法律依据的,其它的,关于分红、生存领取、满期给付的免税之说,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那么,我们可以用买保险的方法来避税吗?

  这根本就是忽悠人!理由很简单,除非你买保险的保费,能在税前支出,否则,你的钱已经是缴过个税之后的收入了,那还避什么避!在保单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增值。而我国并未对类似的投资收益征税个税,不存在的税,为什么要避?!最后,我们再看看理赔环节。寿险理赔金,本质上就是对客户灾后的经济补偿,说白了,那钱是被保险人拿健康,甚至是生命换来的,同其它那些侵害民事赔偿一样,这算是收入吗?!

  买保险能避遗产税吗?先不说遗产税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就算它明天就开征了,以目前市场上的终身险产品,根本没有可操作性。避税的目的,是省钱。而现在的终身险产品,比如分红险,保费加起来,连同在未来损失的时间价值,会超过保额!为避1块钱的税,甚至要搭进去2块钱买保险,这税,还避个什么劲?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照章纳税,既博得了一个好名声,还省1块钱!有人可能要说,遗产税必须由继承人缴现金。这纯属胡说八道。以台湾地区为例,遗产税可以缴现金,也可以从被继承人的存款中扣除,只不过需要继承人签署一份纳税转款授权书而已。还可以从不动产中作价抵扣,只不过对申请期限有讲究,超过一定期限,要额外缴纳滞纳金。

  既然说到了遗产税,顺便说一下,香港、新加坡跟遗产税没有关系!税率,统一降到10%!注意,这是单一税率。实际上,这种遗产税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有那闲功夫避税,还不如好好经营一下,多挣1块钱,缴1毛,自己还剩9毛呢。随着周边地区遗产税走向没落,国内本来就担心资本流出,再征收遗产税,那可真是给洋鬼子送干粮。还有人说,国家要降低贫富差距,肯定会征收遗产税。好啊,就按你所说的,国家为了降低贫富差距,开征遗产税。可如果大家了保险,随随便便就把税避了,那个贫富差距还能降吗!

  而真正能够起些避税作用的是人寿保险,它属于人的生命资产,因此还可免纳个人所得税。不过,投保人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写保单时,必须指定受益人,保险给付时才可不计入应征遗产税内。否则赔偿金只能算作遗产,需偿还被保险人债。此外,根据我国法律,人寿保险主要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诸如企业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只有受益金受法律保护。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