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09:45:00 来源:证券时报网 我要评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表示,证监会发布(财苑)《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1号——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指引》,从征求意见看,市场普遍认可开放商品期货基金有积极意义,打通证券和商品两个市场,引入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投资,提高商品期货的流通性。
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方面修改:保证基金投资目标和策略前提下,商品期货ETF可以支付保证金以外的资产;为商品期货ETF到期办理标准仓单预留的空间;推出创新性的商品期货预留空间。
过去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可选择的投资标的比较有限,最多也只是做到行业配置,远没有到大类资产配置这一层次,商品期货ETF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之间的联系。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商品期货ETF的发展会进一步优化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将进一步活跃商品期货市场。目前国内现有的ETF产品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只有少部分涉及黄金等商品领域。
截至2012年底,全球商品ETF规模在2000亿美元以上,其中商品期货ETF数量占比71.60%、规模占比18.76%;美国市场前十大商品ETF中,有6只是商品期货ETF。
按照海外经验,以跟踪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为目标的商品期货ETF比较简便易行。
目前国内商品期货指数产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国内商品期交所开发的商品期货指数,如监控中心的商品综合指数、上期所的上期有色金属指数,郑商所、大商所也开发有类似指数产品;二是专业化指数公司、券商、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开发的商品期货指数,如中证商品期货综合指数系列、中证财通永安商品期货指数系列、南华期货商品指数等;三是国内金融信息服务商开发的商品期货指数,如文华商品指数、期货日报商品指数等。
商品期货ETF可以给予机构更多的选择,机构可以跳出套保、套利、投机的圈子。但是除了机遇之外,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除了市场风险之外,操作风险和复制对冲成本风险,也将成为机构主要考虑的对象。商品期货ETF的推出,对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很有利,由于买卖商品ETF都要在券商开户,与此同时也加强了期货IB业务的开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