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未必高处寒 空头大佬“鸣金”

2015-01-09 09:03:00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期指 合约持仓 PMI 权重板块 持仓量
[提要]期指的升水大幅收窄后,期现套利资金存在较强的离场意愿,总持仓量减少部分原因在于期现套利头寸的离场。展望后市,韩雪分析,中长期来看,2015年无风险利率仍处于下行格局,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状况并未改变,因此中长期期指仍将大概率维持上行格局。

  1月7日,期指多空双方均大幅撤退。IF1501合约持仓量锐减12703手。不过,空头撤退显得更为坚决,中信期货席位减持IF1501空单2453手,海通期货席位更是减持3656手,两大空军主力联袂减兵,反映出空军趁指数高位进行打压的欲望并不强。

  分析人士表示,中长期来看,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格局下,期指大概率仍将维持上行格局。不过,短期来看,此前蓝筹股的低估值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修复,沪深300指数和期指或进入震荡态势。

  多空分歧加大

  期指连收十字星

  1月7日,期指主力合约延续震荡格局,连续第二天收出十字星。IF1501昨日开盘于3655.8点,早盘处于震荡态势,午盘突然下挫,不过尾盘又强势翻红,最终报收于3663.2点,微涨3.8点或0.1%,多空角力之势较为明显。此外,IF1502、IF1503和IF1506合约分别微涨0.11%、0.15%和0.04%。成交方面,昨日期指总成交量为147.5万手,较上一交易日萎缩了26.3万手。

  现货方面,沪深300指数微涨2.37点或0.07%。基差方面,截至收盘,当月合约IF1501升水19.41点,远月合约IF1506升水155.61点,升水幅度与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虽说高处未必不胜寒,不过连续收出的两颗十字星也足以反映出期指多空双方当前点位的巨大分歧。本周,IF1501一度创出3768.8点的当月合约历史新高,此后空头入场意愿有所加强,行情出现小幅回调之势。不过,在改革预期影响下,又有部分参与者趁回调继续进场。多空力量相对均衡后,市场即陷入震荡。

  “虽然当前双方分歧较大,但多头和空头力量都没有明显优势。在近期外盘暴跌的背景下,多头未敢轻举妄动,而空头也是浅尝辄止,获利就跑,向下打压的欲望并不强烈。双方都在等待更为明确的方向性信号”民生期货投资咨询部经理韩雪指出。

  本周,外盘进入危机模式。本周二,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74%,标普500指数下跌0.89%,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下跌1.29%。分析人士指出,多国PMI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员胡江来分析,市场回调后,部分参与者的情绪发生变化,选择观望的参与者数量增多,进而市场有所胶着。鉴于机构对2015年走势持乐观态度、历史上高点抵达后行情曾接连下挫等因素,市场的观望情绪有所增强也在预期之中。

  仓位大减 空头见好就收

  昨日,期指多空双方总体处于减仓态势。其中,IF1501合约的持仓量大幅减少12703手,期指四合约的总持仓量也较上一交易日萎缩了4463手。

  不过,在前20大席位中,多头主力表现较为强势,空头退缩明显。中金所数据显示,在IF1501合约中,多头前20席位累计减持多单7235手,空头前20席位累计减持空单则高达11722手。其中,“空军司令”中信期货席位减持空单2453手,海通期货席位更是减持空单3656手。两大空头主力席位同时出现撤退,反映出主力看空态度并不坚决,后续打压势头料不强。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并未到IF1501合约移仓时间点,因此移仓换月因素对仓位变动的影响较小,总体来看,当月合约持仓量锐减主要仍反映资金的观望态度。此外,期指的升水大幅收窄后,期现套利资金存在较强的离场意愿,总持仓量减少部分原因在于期现套利头寸的离场。当然,除期现套利影响,也不排除单边交易者操作的可能性。

  “1月5日总持仓量大幅跃升,而此前一天,期指主力收盘价距离历史高点较近。由此,部分空头或选择1月5日盘中高点进场,以图行情回落带来的收益机会。行情回落后,这些参与者选择离场,进而带动总持仓量下降。”胡江来说。

  展望后市,韩雪分析,中长期来看,2015年无风险利率仍处于下行格局,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状况并未改变,因此中长期期指仍将大概率维持上行格局。不过,短期来看,此前蓝筹股的低估值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修复,在权重板块估值洼地不断“填平”的情况下,沪深300指数和期指或进入震荡态势。从现货走势看,当前指数上行时的缩量态势也反映技术性修正的需求。

  中州期货研究指出,虽然当前经济依旧乏力,但市场对于管理层出台保增长以及宽松货币政策抱有较高的期望,2014年下半年以来“政策上、经济下、股指上”的逻辑料将延续下去。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