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购房者究竟该何时买房?

2015-01-12 09:23:00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楼市 购房者 买房 房价 涨跌
[提要]2014年年初受制于停贷风波、调控政策及经济不景气等影响,全年楼市低迷,彼时关于楼市即将崩盘的消息此起彼伏。楼市涨跌的混战是一场理论界的“秀场”,从“语不惊人死不休”到“秋后算账”,不仅仅博得眼球,也博得声望。

  2014年年初受制于停贷风波、调控政策及经济不景气等影响,全年楼市低迷,彼时关于楼市即将崩盘的消息此起彼伏。由于悲观情绪蔓延。至后来成交量持续下滑。时至年末,“限购松绑”、房贷新政、降息等利好为楼市送来一缕阳光,而“去行政化”、趋于理性的楼市新常态也逐渐形成。

  对于未来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究竟是涨是跌,学术界、企业界的声音不再一致,唱多和唱空派观点针锋相对,甚至对于楼市的唱多唱空成了一场“秀”。各方观点齐鸣,但是谁最关心楼市冷暖,房价涨跌?其实是普通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有刚需、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2004,也就是十年前笔者刚来北京,彼时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而2004年一季度,北京全市住宅销售均价为5826元/平方米。换句话说,居民平均收入一年可以买到3平方米房子。那时,只是房价大涨前夜,随后房价的走势甚至超出了当时最乐观看多者的预判。到了2014年,商品房成交均价达到了2.8万元,十年,涨了将近 5倍,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到4.5万元,居民一年的收入只买得到1.5平方米的房子。

  房子变得越来越贵,买不起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些年轻人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一段时间,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买房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成为最关心楼市涨跌的一群人。这群人往往是“刚需”购房者,他们对于房价的涨跌,究竟有多少话语权?

  房地产大佬们是房地产的供给方,对于他们的观点,经常通过各种声音被放大。此外,“刚需”购房者代表着房地产的需求方,他们人数众多,力量甚微,即便是在理论层面也无法与房地产商们抗衡。

  楼市涨跌的混战是一场理论界的“秀场”,从“语不惊人死不休”到“秋后算账”,不仅仅博得眼球,也博得声望。徘徊于楼市门外的普通购房者,如果根据各自业内专家的声音来判断何时买房,只会更加迷茫。笔者认为,非投机购房,不需要太关注房价涨跌,能力范围之内购得一屋,即便随后如何暴涨暴跌也与己无关,岂不更好?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