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债市小牛行情或现

2015-01-14 10:39:00    作者: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小牛 存贷款基准利率 行情 人口红利 PSL
[提要]展望2015年国债期货的投资策略,核心仍然是把握与观测央行政策动向:大牛的基础已然不稳固,小牛行情可能阶段性上演。其实无所谓是降准、降息,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放松,调控真正的核心在于央行引导市场的利率之锚,来引导和调节全部的市场利率。

  展望2015年国债期货的投资策略,核心仍然是把握与观测央行政策动向:大牛的基础已然不稳固,小牛行情可能阶段性上演。利空的核心因素在于经济的企稳反弹,但是需要时间来体现改革的成果,因此小牛市更可能在上半年产生。短期操作上,是股债双牛还是股债“跷跷板”,主动权更多在于股票方面。

  2014年11月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发市场对新一轮降息降准政策的猜想。但单纯地以传统的思维推断降息与降准的时间点可能失去意义,因为回顾2014年全年的货币政策运用充分体现了央行调控的手段已经非常丰富,货币政策已经从“大水漫灌”过渡到了“精确滴灌”的时代,揣测央行政策更多可以根据经济基本面的实际诉求。把握央行2015年的政策动向,不妨仍回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上来。

  促进经济增长目标仍然需要宽松货币政策托底。当前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6%,高于5.31%的历史最低值,即使以传统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依然有宽松的空间,再结合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对于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的决心,2015年央行宽松政策的力度值得期待!

  通货紧缩风险隐现打消宽松政策后顾之忧。货币政策的第二个目标是稳定物价。当前1年期定存利率2.75%,远高于1.98%的历史最低值,过高的定存利率会增加储蓄抑制消费,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整体目标相违背,因此存款利率有着较大的下调空间。稳定物价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恐将让位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实施宽松政策无后顾之忧。

  充分就业目标不是央行未来一年关注重点。具体来看,劳动力就业市场存在“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本质来源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即人口红利结束,新增劳动力供给萎缩与企业处于结构性调整和转型期,用工需求转变之间的矛盾。市场供求总量基本相当,但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这种结构性问题很难通过货币政策去调整,更多依赖国民经济结构的整体升级与财政政策的倾斜。

  金融稳定目标依赖央行“组合拳”。货币政策的最后一个目标是稳定金融,如维持房价、股价等各类资产价格的稳定。2015年拓宽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可能是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重点要求。直接融资是打通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纽带,最为典型的当属债券和股票融资。因此,推进公司债和股票的注册制发行将是未来趋势,央行仍可能以“精确滴灌”为主要宽松手段,如央行可能继续推出PSL等类型的工具,为中长期贷款利率的重新定位,推进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完善,在时机成熟之后再推行降息、降准政策,为直接融资保驾护航,推进金融市场反哺实体经济。

  其实无所谓是降准、降息,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放松,调控真正的核心在于央行引导市场的利率之锚,来引导和调节全部的市场利率。2015年央行的市场化利率调控基准可能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短端、中长端两种调控基准。目前央行逐渐将回购利率、SHIBOR利率纳入监测,并通过公开市场正逆回购操作平抑波动,未来将逐步形成以回购利率、SHIBOR利率为核心的短期利率走廊,引导和调控货币、债券等市场利率。总体来看,2015年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18般兵器将会一一再现江湖,而杀手锏降息与降准政策或将延迟登场。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