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真情,文明服务创佳绩——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成立百日获荣誉

2016-11-22 09:1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细微;见真情;文明服务;创佳绩;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成立百日;荣誉
[提要]2016年11月,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荣获由共青团垦利区委颁发的“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闪光的荣誉背后,是一支成立刚刚三个多月的年轻团队,他们凭借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技艺获得辖区居民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大众网东营讯 (通讯员 李金金) 2016年11月,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荣获由共青团垦利区委颁发的“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闪光的荣誉背后,是一支成立刚刚三个多月的年轻团队,他们凭借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技艺获得辖区居民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成立于2016年7月末,现有员工15人,平均年龄27岁,是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团队。自开业以来,垦利支行在行领导及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认真坚持“存款立行、效益兴行、管理强行、依法治行”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服务管理品牌化、产品营销网络化、风险防控制度化”的发展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优质服务作为树立银行形象的有效抓手,极大地促进了各项经营指标的快速发展。

  规范服务,争创一流窗口单位

  “下面开始晨会,亲爱的同事们,大家早上好。”“好,很好,非常好。”整齐响亮的口号和青春洋溢的面孔,成为清晨最美的一道风景。“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员工用饱满的热情迎接客户的光临。

  自开业以来,垦利支行一直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服务工作,支行行长亲自研究和部署改进服务的有效措施,使支行整体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每日晨会、周周讨论、月月总结,支行上下凝成一条心,左右聚成一根筋,全体凝成一股绳,形成服务合力,助推服务质量飞跃。另外,支行坚持开展服务技能练兵、岗位技能比赛和文明礼仪服务流程演练等行之有效的优质服务主题活动。针对服务环境、服务行为和客户提出的各类改进建议,支行开展“规范服务月”活动,通过发放客户调查问卷,摸清服务中的不足和客户需求,积极改进服务流程,将短板改造为长板。此外,支行开展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和示范个人的评选活动。通过服务明星、示范个人的评选,树立优秀榜样、感召整个团队,使争创一流服务成为支行全体职工的自觉自发行动。

  细处着手,塑造服务品牌

  “欢迎光临恒丰银行!”“阿姨,外面天冷,您先喝杯热茶,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您好,这里有老花镜可以使用,您看哪个度数合适?”爱老、敬老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在这里,客户能得到垦利支行更加主动、耐心、细心的关照。

  细微之处见真情,贴心关爱无处不在。在每天的客户接待中,支行工作人员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恒丰银行的形象,为客户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客户满意工程的原始积累。在营业大厅,支行为客户配备了饮水机、一次性水杯、便民服务箱、轮椅等服务设施,酷暑时节还向客户提供多种口味饮料、菊花茶等防暑饮品,下雨时更是无偿向客户提供便民伞,每个员工都把来到营业厅的客户当作亲人朋友一样对待,这一项项举措无不得到客户的交口称赞,也塑造了一个“市民银行”的金字招牌。

  组织活动,建立支行客户群

  恒丰银行垦利支行地处垦利区中心,周边居民区较密集,位置得天独厚,有利于迅速扩大业务覆盖面和进行品牌宣传。为此,支行积极利用恒丰银行节假日前推出特色理财产品的契机,组织开展相关的营销活动,如七夕节插花、开学季捐资助学、中秋节做月饼等;垦利支行还与垦利区垦利街道办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积极参与街道组织的社区活动。这些营销方式,一方面拉近了支行和客户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为客户介绍金融知识,推荐恒丰银行的新业务和新产品,逐步建立起客户群,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提升了支行的业务水平和区域影响力。

  此外,目前支行在零售业务的发面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开业百日,垦利支行的存款、理财、AUM资产、消费贷款、借记卡推广业务蓬勃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开通率达到97%,各项指标在系统内名列前茅。

  回报社会,践行企业责任

  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始终秉承“恒必成 德致丰”的价值理念,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垦利支行在2016年8月携手区团委、区扶贫办、区教育局开展“KEN爱共筑大学梦”助学金发放仪式,圆莘莘学子大学梦,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金融企业应尽的义务,垦利支行人正是凭着真诚的爱心去积极回报社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恒丰银行东营垦利支行在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将持续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助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激发开拓创新意识,凝聚青春力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实现恒丰“精品银行 全能银行 百年银行”的美好愿景,服务好一方乡土,贡献出一份力量。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