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3 09:26:00 作者:网络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山东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并进。
记者来到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每年的发电量可达到120亿度,这相当于烟台市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作为山东省首个以百万千瓦机组起步的火力发电厂,这里看不到煤堆、粉尘,看到得是绿地、蓝天。
华电莱州电厂副总工程师杨金发介绍说,通过引进世界最先进环保技术,不仅使得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最新标准,而且在废弃物回收利用上“吃干榨净”,实现零排放。
在减少火力发电污染的同时,烟台市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项目。目前烟台的风力发电已经占到了全省风力发电量的一半以上,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2600吨、灰渣7万吨,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3.5万多吨。
烟台发改委副主任李洪仓介绍说,我们坚守高效生态底线,向清洁能源要效益,同步发展风电、天然气、生物质等多种清洁高效能源,聚力打造山东半岛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在重视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山东还注重把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和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在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一大批循环经济和现代农业项目就正在崛起。
正大桑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本华介绍,选择东营不仅仅是看好东营这里有地,更看好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搞现代农业没有最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将无法实施。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许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慕名前来,“生态优先”也成为东营市项目落地的根本,仅去年就有30多个大项目栽倒在“生态”这道高门槛上。
东营市委书记姜杰介绍,黄三角的发展一定要牢固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一定要走出一条以生态为引领、以生态为基础、以生态为前提的这个样一套全新的发展路子,使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能够实现高度的和谐统一。
加快发展新能源为高效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转变经济结构又使山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截至去年底,全省并网风电容量381.6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总容量6.75万千瓦,各种新能源累计为山东减少燃料消耗折合标准煤20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达570.7万吨和6400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