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将添六处文体中心

2013-09-30 09:37:00    作者:宋贝贝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招拍挂 开发区企业 人才特区 班次 博士研究生
[提要]王洪军说,目前,开发区已经有了5条线路,针对网友反映的新居华府的情况,他们将进一步与市公交公司来对接,进一步增加公交车的班次。据了解,为了把技能人才待遇提上去,把他们留住,组宣部正在起草相关文件,王洪军表示,明年一定要加大投入,把这部分人留住。

 本报记者 宋贝贝 通讯员 张景欣
 27日上午10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王洪军做客东营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从审批政策、创业就业、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和网友进行互动交流,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王洪军表示,将安排有关部门去现场调查,“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抓好持续的整改。”
   体育馆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与公交公司对接,增加班次
  “群众的心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群众反映问题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在解答关于社会公共服务问题时,王洪军表示,开发区建区时间比较晚,而且以经济活动为主,社会管理的职能从市直部门逐渐移交到开发区需要时间,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开发区将安排有关部门,“抓紧去现场看看,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抓好持续的整改。”
  网友“鱼眼看世界”在开发区企业上班,平时喜欢打打球,可是开发区没有球场,他每次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打球,因此想问开发区有没有修建大型体育场的计划。王洪军认为,解决好职工的生活问题、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工作的一个方向。据了解,开发区已经聘请专业的机构,对开发区的公共设施规划做了大的调整,“我们按照每5万人设置一处文体活动中心的标准,在东六路以西建设6处文化体育中心。”另外,目前,开发区与东营市技师学院合建的体育馆,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
  网友“越来越好”是开发区企业的一名员工,在新居华府居住,上下班主要乘坐公交车,但开发区里面的公交车班次较少,间隔时间很长,出行很不方便,询问有没有增加公交班次的计划。王洪军说,目前,开发区已经有了5条线路,针对网友反映的新居华府的情况,他们将进一步与市公交公司来对接,进一步增加公交车的班次。
 联络员代办审批、完善手续
 文件不需层层转批
  当前,开发区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硬件的竞争,更多的是软件的竞争。如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打响“开发无限,服务永远”的口号,在服务企业、项目做了许多工作。在行政审批方面,开发区按照“模拟审批、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的要求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我们现在从项目联审会议之后到办完这些手续,除去土地招拍挂,除去公示时间,17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审批过程。”王洪军说。
  开发区还提出,国土、环保、规划、建设等直接为企业服务的部门,独立开展工作。“部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要认为前提条件没有完成,就要以所有前提条件都完成进行模拟审批,同意后盖上章。”项目开工后由企业联络员、行政审批大厅代办人员全程服务,完善手续,这样不影响项目的开工建设,王洪军介绍。
  另外,为提高工作效率,开发区内部还实行了大部制。所有的职能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压缩中间的流程。“我们规定,主要领导张书记签批的文件、工作,我们几个副职可以再批一下,到部门就不能再层层转批,直接一竿子到底。”据了解,基本上每个部门根据业务的不同分成的两三个工作组,局长、副局长都是工作组的组长,不需要层层转批,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推政策揽才,打造“人才特区”
 明年,加大投入留技能好手
  创业、就业方面也是网友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网友“二郎小神”说自己是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明年就毕业了,想回东营工作,询问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和优惠政策。
  王洪军表示,开发区非常欢迎有识之士、高层次的人才到开发区创业。根据网友的专业,他推荐华泰、金岭新材料、大海集团等。王洪军认为人才问题是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瓶颈。开发区非常欢迎硕士、本科、其他的专业人才,或者其他企业一些有专长的技术人才、技师到开发区就业。
  为吸引更多人才到开发区,开发区提出了打造“人才特区”的政策,“一个是人才特区的政策,一个是住房补贴的政策,还有公寓补贴政策。”王洪军认为,这位网友过来后,可以申请住房、拿到房补,得到支持。 据了解,为了把技能人才待遇提上去,把他们留住,组宣部正在起草相关文件,王洪军表示,明年一定要加大投入,把这部分人留住。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