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油人苏金章:执着半生的“光明”岁月

2014-06-18 15:25:00    作者: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苏金章 胜利油田 石油 1970年 1983年
[提要]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  从17岁到67岁,从青春小伙到鹤发老人,苏金章把50年的时光全都奉献给了胜利油田的电力事业。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提供

  从17岁到67岁,从青春小伙到鹤发老人,苏金章把50年的时光全都奉献给了胜利油田的电力事业。从起先只靠一台110kv的发电机发电到现在星罗棋布的变电站,再到全国最大的企业电网,巨变体现的不仅是胜利油田电力事业的发展,更见证着老一代胜利油田电力人拼搏的青春。6月12日,本报《老油田人》栏目走近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退休职工苏金章,听他讲述那个年代的石油故事。

  人拉肩扛:盐碱荒滩上立电杆

  苏金章永远都忘不了他刚从老家惠民来到胜利油田时所看到的景象。“用荒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苏金章说,当时一起来的大小伙子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几乎都被吓了一跳。

  1964年8月,苏金章被安排到离东营村近15千米的“九二三厂水电厂”工作。从电缆工做起,同时负责变电站其他的工作。“那时候不分工种,电缆、水管线、通讯线都要架设,十几米长、半吨多重的水泥电杆,全靠人拉肩扛。”

  苏金章回忆,因当时没有吊车等先进设备,建变电站所需的所有设备都要靠人工搬运就位,无论是安装还是检修,不管是泥里、水里,还是风里、雨里,油井打到哪里,哪里就有他们战酷暑、斗严寒、迎风雨顽强奋战的身影。因为保油电先行,供电人就是油田建设的“先行官”。 “拼拼拼,干干干,不管留多少汗、哪怕掉几斤肉、剥几层皮,也要力争为祖国交250万吨石油。这是那个年代的口号,也是我们的信仰,这股干劲真的是深入到骨子里头,每个人都是这样。”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