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490分、理科生460分才有资格报二本

2014-07-18 17:35:00    作者:李沙娜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科生;490分;理科生;460分;资格;二本
[提要]17日上午,省招考院公布了今年夏季高考本科二批填报志愿资格线为文科490分,理科460分。同时还公布了春季高考各类目本科填报志愿资格线,各类目中资格线最高的为500分,最低的为200分。21日,本科二批及春季高考本科批将填报志愿。

 
  考生们信心满满地参加高考。(资料片) 本报记者 郑美芹 摄
  17日上午,省招考院公布了今年夏季高考本科二批填报志愿资格线为文科490分,理科460分。同时还公布了春季高考各类目本科填报志愿资格线,各类目中资格线最高的为500分,最低的为200分。21日,本科二批及春季高考本科批将填报志愿。
  累计23.7万人过二本线
录取控制线26日揭晓

  据了解,今年本科二批填报志愿资格线为文科490分,理科460分,比去年二本填报志愿资格线都高出25分,根据2014年普高成绩分段表,490分及以上的文科生累计人数约有6.3万人,理科生累计有17.4万人过线,而由于今年取消济青线,录取控制线将不再分次划定,将直接公布一条控制线。
  一本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可继续填报本科一批征集志愿。而(夏季)本科二批填报志愿资格线上考生可以填报本科二批一志愿。需要注意的是,本科二批资格线上的23.7万考生有资格填报本科二批志愿,但并不意味着线上考生都有资格向院校投档。7月26日将进行数据整理、划定并公布本科二批第一志愿控制线并投档。
  本科二批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7月21日9时至17时,第一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31日9时至17时,第二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为8月4日9时至17时,并且每次志愿填报前,重新公布志愿填报资格线。
  另外,省招考院还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二批分专业招生计划变更的通知,文史类有7所院校及专业招生计划变更,还有一所院校撤销专业,理工类有5所院校及专业招生计划变更。
春季高考本科资格线首次分6条
最高的500分,最低的200分

  省招考院还公布了春季高考本科批资格线,与去年的两条资格线相比,今年资格线多了四条,不同类目之间划出6条资格线。其中农作物生产、机械维修技术、护理操作技术三个类目的分数最高为500分,畜牧养殖、采矿技术、工程算量、网络搭建等7各类目的分数最低为200分,其他类目中资格线分别为300分、350分、400分、450分。
  按照要求,春季高考本科专业在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类目招生计划1∶1.2的比例投档。录取后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分2次重新征集志愿录取。专科(高职)专业在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类目招生计划1∶1.2的比例投档。
  而录取后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重新征集志愿。而征集志愿和调剂志愿均按类目招生计划1∶1的比例投档。凡填报的专业类目与考生本人的实际专业类目不一致的不予投档。
  7月21日9时至17时,春季高考本科批第一次填报志愿;7月28日8∶30前,春季高考本科批第一次填报志愿投档;7月28日至29日进行录检,7月30日将公布第一次征集志愿缺额计划,7月31日填报第一次征集志愿;8月3日会公布第二次征集志愿缺额计划,8月4日进行填报。

相关链接
提前批现已录取15800人
其中艺术类考生4503人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录取自7月2日开始,分5个批次进行,目前提前批录取工作已于7月13日顺利结束,本批次本、专科共录取15800人。本科层次14814人,其中,文科911人、理科4368人;艺术文科8552人(省外4801人)、艺术理科951人(省外505人);春季高考32人。专科层次986人,其中,文科200人、理科786人。
  目前,招生录取工作正在顺利进行,随着录取工作的逐批完成,考生可根据情况通过多种方式查询自己的录取去向,查询渠道有: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http://wsbm.sdzk.gov.cn),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服务网录取查询系统(http://www.e37www.com/ks/lqztquery.html),声讯电话16866。为预防招生诈骗行为,建议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以上公布的渠道进行查询。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