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3 16:13:00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休渔期结束,大船渔民依然还在靠岸整理修补渔网。 本报记者 聂金刚 摄
伏季休渔期结束,本该是渔民们收获的季节,然而广利港码头却停靠着许多的渔船。许多渔民并没有出海打渔。而是停靠在港口修补渔网。只有一些小渔船出海。大渔船每次出海的成本高也是渔民们的顾虑。他们希望在出海时能够满载而归。
经过三个月的等待,今年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于9月1日正式结束,广利港码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然而对渔民来说并没有迎来想象中收获的季节。2日上午11时,广利港马力较大的渔船大多停靠在岸边,仍做着出海前的准备,马力较小,已经出海归来的渔船则在编织渔网,一些渔民对今年的收成预期并不乐观。
黄渤海休渔期一结束,停靠在广利港的渔船纷纷出海,进行海上捕捞。记者在广利港看到,安静的码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渔民在岸边叫卖,很多市民前去选购新鲜海货。尽管休渔期已经结束,很多大马力渔船却仍停在岸边,船主和伙计们一起整理着渔网,做着出海的准备。
“等过几天再出去。”正在整理渔网的船主老王介绍,休渔期一结束,很多渔船都立马出海打渔了。他出海稍微慢了点,近海已经撒满了渔网。考虑到这两天有雨,他仅仅出去十海里就重新返回了广利港。
“之所以没出海,主要是因为海里没货。”老王一家来自济宁微山湖,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家里没地,也不会干别的。”他挽起的裤腿,暴露出弯曲的青筋,看得出以船为家的艰辛。
老王一边和妻子织网,一边跟记者聊着,他的船刚刚回来,从捕捞上来的海产品来看,主要以鲈鱼、爬虾为主。“我的船小,最远也就能到烟台、青岛,能赚个千八百块就回来了,没法跟那些大马力船比。”
不过大船的船主们心中也有一本账。“大船至少半个月才能回来,小船往返快。”大马力渔船船主王先生介绍,大船出一次海的成本很高,不能空手而归。岸边卖的新鲜海货大多是摆渡船拉回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小渔船收获的。
“人员成本太高了,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出海。”王先生说,现在大船的成本很高,其中员工工资是最大的支出。以他家的渔船为例,船上得雇5个伙计,每人一天的工资是200元。虽然渔船工作人员工资高、很好招,但为了防止人员流失,休渔期间伙计们也会领到一半的工资。这一项费用的支出,无形之中增加了出海的负担。“如果出海收成不好,油钱都挣不回来。”
“人员成本高了,什么都得算计。”王先生在算账时也把渔网算进去。,每年他会重新购置流网200多条,每条300多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了有好收成,包括他在内的很多渔民经常去烟台、青岛、秦皇岛那边打渔,有时跑得更远。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