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指标全省领先 部分指标全国领先
我市农村驶往信息化高速公路
东营大众网讯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完善应用服务体系,全市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市建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完整高速互联网络。建设的市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中心,建有总面积300平方米的标准化机房,配备了80余台(套)网络核心设备。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通宽带和村村通光纤,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8.3%,有线数字电视已经正式开通;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固定电话85部,移动电话96部;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0.72亿元,人均通信消费水平居全省第2位,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进一步拉近,各项信息化指标在全省领先,部分在全国领先。
我市把农村信息化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13项促进农村信息化的规范性文件,市政府连续五年将农村信息化列入“十大便民实事”进行重点支持,各县区也积极响应,进行资金配套。市财政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28个专业网站,基本实现了“一乡一站”、“一村一页”;设立了 52个县乡农村信息服务站。“十五”以来,市县(区)两级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的资金累计近2.5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设施配套、机构健全的问题。
全市各级信息产业和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技术、项目的研究应用,为农民提供便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努力,新农村村务管理系统、农村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批信息化平台在村务管理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动植物“远程诊疗”系统、地下水位、雨情、旱情自动监测等农业生产辅助系统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全市所有中小学全部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和多媒体教室,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了医疗信息、药费处理网络化管理,物流配送信息系统覆盖了96%的乡镇超市、村级放心店和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农业专家、农业科技成果、农业龙头企业等八个农业服务数据库,为农民网上办事、事务查询提供了基础条件。凯银集团是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集团成立了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建设了凯银农业信息网,网站产品供求、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信息量达3.5万余条,每月平均更新1000条以上,年访问量达10万人次以上,成为当地农民获取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