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模糊价差大
东营大众网12月22日讯 双节即将来临,记者日前在各大超市发现,新一轮的食用油优惠打折活动已开始上演。各品牌的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山茶油、调和油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其中以调和油的价位差别最大,最高者同等重量的调和油有几十元的差距。
价格差距大
市民很迷惑
“同样是5升装的调和油,某品牌花生调和油为39.9元,而另一品牌的坚果调和油却是105元,是前者的近3倍,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12日,正在西城一超市某超市选购调和油的市民杨女士疑惑地说。
“原料油本身价格就存在差异,加之不同品牌调配比例不同,价格自然相差大。”一旁的售货员解释说。
记者在各大超市采访时发现,各类调和油占据市场50%至70%比例,各品牌的调和油配方并不一致,有的只有3-4种,有的却超过10种,价格也是有高有低,虽然都标注了原料成分,可是各品牌调和油却无一标明各种原料的含量和比例。许多品牌调和油都将“花生”等字样印得相当大,吸引消费者购买,可“ 花生”的含量到底是多少,谁也不知道。
记者拨通一品牌调和油厂家电话,向其了解调和油的价格差距大的原因。电话中,该厂家工作人员回复称,调和油主要是跟花生油调和,花生油的含量高价位就相应贵一些,含量少价位就低一些,在各种调和油中,花生油所占的比例从5%-50%不等。同样,大豆调和油,主要的成分是大豆油。
而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部分企业在生产调和油时执行的是企业标准,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调和油的成分配比在食用油界一直讳莫如深,导致调和油市场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产品成分配比不必印出来,个别厂商为降低成本,有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花生油。
新规出台
食用油行业面临洗牌
近日,记者了解到,新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已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该标准规定,当以某种或某类原料成品油对产品进行冠名时,应注明该种或该类原料成品油的实际含量。这就意味着,市民以后在购买调和油的时候将不再“迷茫”。据了解,即将出台的调和油国家标准,要求各类调和油标明产品配方与比例,要在包装标签上标明所含成分的名称和比例,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新规出台将对食用油行业进行洗牌。”一业内人士说,中小食用油企业无空可钻,价格上没有优势,可能面临市场淘汰。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定具体会对食用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现在也拿捏不准,只能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