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6 10:31:00 作者: 来源:东营教育信息网 我要评论
连日来,芦山地震灾区广大教育工作者齐心聚力、众志成城,以分秒必争、无私无畏的精神,全力与地震灾害搏斗,为灾后重建校园、早日复课尽心竭力,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师魂赞歌。
经过艰苦努力,灾区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群众生活安置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新的关键时刻。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成为灾区广大师生的热切期盼。尽早复课,学校可以通过系统的心理干预,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尽快驱散聚集在他们心头的阴霾。通过复课,还可以使学生在大灾之后重新感受集体的温暖,使其更加珍惜现在,更加珍视生命。学校复课的消息,还会犹如黑暗中的阳光骤现,迅速照亮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受灾群众重拾生活的信心,对稳定社会情绪、提振抗震信心起到“压舱石”的作用。作为震后恢复社会秩序的第一步,复课能够在社会秩序重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人们从惊恐无依的混乱状态,迅速拉回正常秩序的轨道。
灾后重建,教育先行;教育重建,复课先行。目前,雅安市各区县已初步确定复学复课方案,芦山地震灾区多所“板房学校”也已正式开课。但在危险并未离去的情况下,安全、科学、有序地开展复课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科学复课,首先要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在余震及次生灾害仍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异地复课、活动板房复课、帐篷复课等都是有效的选择方式。在寻找复课场所时,应选择那些远离滚石、滚木以及毁损建筑物的安全场地。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水、电供应,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治安安全、防火防雷安全,做好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科学复课,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抚慰。针对地震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痛,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治疗学生的“心伤”,需要心理学专家、高校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医务工作者等积极参与进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的力量,使孩子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美好。
科学复课,还需要做好各项保障工作。需要多措并举,尽快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需要通过增加特岗教师、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多种渠道解决灾区教师缺口问题。相关部门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想方设法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更好地回归课堂免除后顾之忧。
灾后复课,能够燃起人们涅槃重生的希望,但同时也是一场格外艰苦的攻坚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科学规划、周密安排、有序实施,定能实现早日复课,为灾区的教育重建点燃希望之火,为灾区的全面重建注入持久动力。
(摘自《中国教育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