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达小学用新思维构建新校园

2021-05-27 17:50: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封富璘 杨波 赵建永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封富璘 通讯员 杨波 赵建永 东营报道

  “力行常至,敏学常成。”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达小学,八个字的校训赫然醒目。侧耳倾听,课堂上,老师们语调铿锵激昂。抬眼望去,课间,迎面走来的孩子个个笑颜明朗。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散发出蓬勃向上的气息。

  在这里,老师们力行着“为学生幸福人生打造亮丽底色”的办学理念,在课堂上开拓创新;学生们怀揣着人生理想,在校园内茁壮成长。这所建校11年的“青年”学校,正意气风发,砥砺奋进。

  将“学为中心”的理念与“力行”文化、“立德树人”目标渗透融合,科达小学用前瞻性的眼光大胆进行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在“育人模式”和“课程建设”上寻求“破冰”,力求用新思维构建新校园。

  锐意进取塑名师团队

  4月28日,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学为中心”小学语文课堂建设教研活动在科达小学举行。活动中,该校李珍老师展示的《“3+X”板块互动教学模式》赢得在场老师和教研专家点赞。

  这是科达小学丰富主题教研活动的一个缩影。学校不仅内部频频举办教学教研活动,近一年来还承办了多场全区高效课堂研讨等活动,为学校教科研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带动着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科达小学的老师身上既有年轻教师锐意进取的精神,又有‘老教师’踏实严谨的作风,是一支有引领、有梯队的教师队伍。”科达小学教师团队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给每一位来到学校的教育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专业发展要“内部挖潜、外部借力”。科达小学通过梯级培养、主题教研、四轮研课、课题研究“四维”培养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受到启发,并自然地将之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校启动“师徒互助,德艺双馨”为主题的青蓝工程,师徒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2020年东营市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中,科达小学有7名青年教师参加,成为参评学校中唯一一个全部通过考核的学校。

  青年教师高言言就是“青蓝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师傅’们将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使我能够少走弯路,快速成长,让和我一样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中流砥柱,实现专业化成长。”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名市级青年骨干教师。每次高言言外出参加讲课比赛,语文组的老师们总是一起帮着她备课、找素材,一起听课帮她找不足、提建议。

  每学期伊始,课堂月活动随之展开,这是科达小学的老师们最忙碌的时候。在教师摸底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磨课、师带徒同课异构的四轮研课中,老师们分享教学智慧,共享课堂新思路,专家现场“诊断”,探究高效课堂模式。

  在“学为中心”理想高效课堂的引领下,科达小学通过层层梯度教师专业培养机制,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多人摘得省级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省级、国家级荣誉。

  除了“专业”,“敬业”是家长们评价科达小学老师的另一个高频词汇。二年级学生宋晓润的家长,对王情情老师周末带着九个月大的孩子家访的场景记忆犹新;四年级学生张嘉怡的妈妈,被老师们用尽心思、使出全力的工作态度深深触动……

  以生为本促核心素养

  科达小学的学生是幸福的!五年级一班的学生 崔诗晴在作文中写道:“每当我迎着朝阳走进她(校园),心情就会无比舒畅。”许多毕业生,说起科达小学也是满心感激。市一中高二年级王博研是科达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他说:“我忘不了在科达小学多姿多彩的生活,在那里养成的很多好习惯对我的初中、高中学习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的幸福感源自哪里?源自高效有趣的课堂,鸟语花香的田园式校园,独具特色的湿地体验馆,异彩纷呈的实践基地……校长唐汉波介绍,科达小学打造“海洋德育校园”“绿色生态校园”“经典书香校园”“智慧科技校园”四维校园,开发了“七项主题活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高效,是教学永恒不变的课题。在科达小学,学生们每一节课都在快乐、轻松中学到知识,这得益于学校打造的“五步四维”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让学习更加高效、有趣。

  黄河入海、河海交汇是东营独有的自然风光,“海洋”和“湿地”是特有的智育、德育教育资源。科达小学让海洋文化走进课堂,开发了“来自大海的邀请”系列丛书、《黄河魂》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更加了解热爱家乡。“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的打造、“海洋小队”乘海监船出海科考、海岸净滩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积极性。此外,德育方面,学校还以学雷锋活动、爱国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有担当、懂感恩、积极向上的心态。

  每到大课间活动,科达小学活力十足的篮球操活动就上演了。体育方面,科达小学将篮球、足球、乒乓球活动融合到体育课中,并将篮球操融入大课间活动中,做到了全员参与。通过组建校园梯级男女队,组织各级各类球类联赛,让球类运动进入学生家庭。

  一个普通的小葫芦,在师生的刻画下变成一件艺术品,这是科达小学缤纷葫芦艺术特色课程上的场景。科达小学打造了一校一品纸艺特色课程、湿地主题丙烯彩绘特色课程、变废为宝特色课程等多种特色课程,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在科达小学校园一隅,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农夫蔬菜园,里面种植了各色蔬菜,师生在这里播种、施肥、收获。该校打造“劳动+”特色教育实践基地,小农夫蔬菜园、种养区、农科实践基地、小果农种植园、花卉区应有尽有,市花(荷花)、市树(国槐)、市鸟(东方白鹳)、耐盐碱中药材、观赏葫芦等被“邀请”进校园。学校将劳动与校本课程、社团活动、责任感教育、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师生在花果飘香、绿意盎然的校园里感受美的教育,在种植采摘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在观察记录中体味自然的规律。

  元旦迎新汇演、清明踏青、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励志远足、研学之旅……科达小学的校园生活从来不会枯燥乏味,一项项主题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成长。

  文化引领提办学水平

  走进科达小学,每一堵文化墙都在说话,每一处设施都能育人,校园环境在每一处细节中都体现着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学生们快乐的神态、自信的表达,让人感受到校园文化对孩子们的深远影响。

  在践行“力行”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们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与责任,展示每一个、快乐每一个、成功每一个,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而不懈努力。

  融入东营本土特色,科达小学因地制宜地打造了“湿海”文化品牌特色。海洋主题的蓝色跑道、文化走廊、班级文化比比皆是,浓郁的湿地文化和海洋气息扑面而来,俨然一个湿地与海洋文化乐园。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海洋文化特色,让“博大、包容、开放、进取、奉献”的湿海精神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学生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啾啾鸟鸣,朗朗书声,从晨诵到路队、广播站、阅读课,再到国学课,无时无处不在。科达小学依托“经典养正”梯级阅读项目,打造书香校园,编制阅读校本课程,全方位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以及传统阅读进行熏陶感染。走进科达小学的学生,五年内走出校园能够品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在诵读古诗词方面,除去能够熟练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外,拓展积累背诵经典古诗词235首,拓展美文1200篇,整本书阅读本35-50本。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谦谦君子、博雅少年。

  在“力行”的引领下,在“湿海”文化的浸润中,科达小学扬起了锐意进取的风帆,在乘风破浪中砥砺前行,办学水平和特色文化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赢得社会各界的点赞:从科达小学走出去的优秀学生付星雯用“充满生机、朝气蓬勃”形容母校;众多家长感慨孩子在学校发生的可喜变化……

  一个个荣誉称号、一项项教研成果、一张张荣誉证书、一个个优秀的学生也纷至沓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湿地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等国家级荣誉8项;“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等省级称号20余项;“东营市绿色学校”等市级称号40余项。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家长的好口碑。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科达小学已成为东城片区家门口的好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与日俱增。在这里,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校训,身体力行,在竭尽所能中体验成功喜悦;躬身实践,在脚踏实地中体验成长乐趣,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为幸福人生打上了亮丽底色。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