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为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潜能,3月18日,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了习作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教学展示环节和评课环节。第一节课,教师张振敏执教《写读后感》习作指导课,在备课的时候基于学生的学情,即学生正在读四大名著,因此在选材上就限定学生在四大名著中选择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写读后感,并就本课而设计了四个板块:“解读课题,确立感材”“例文引导,理清思路”“依感定题,学习拟题”“以感定标,练习习作”。
第二节课,教师张晓玉执教《读后感》习作讲评课,本节习作讲评课聚焦学生“读后感”常见病症,以“精准问诊”促进习作能力提升。针对学生习作中“概括冗长感想少”“观点模糊无共鸣”“感悟空泛缺例证”“事例与原文割裂”四大问题,选取典型习作片段为案例,引导学生对照优秀例文明确修改方向,通过“诊断——借鉴——自改”三步走,实现从“写得出”到“写得深”的思维进阶,让读后感想落地生根。
评课环节中,垦利区教研员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肯定,指出了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两大问题:“无话可写”及“写作方法无法灵活运用”,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具体可实行落地的操作性建议。
据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相关教师介绍,习作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思维与情感的唤醒。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教师反思课堂,使习作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实践”闭环,助力学生实现“写得深”的思维进阶,让学生的文字真正“有温度、有灵魂”。(李至鹏)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