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 17:06:00 来源: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2015年的高考网上报名,比往年都晚了几天。12日,记者从省招生考试院获悉,我省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时间为2014年11月13日至21日(工作日)。网上缴费时间为2014年12月15日至24日(工作日)。值得一提的是,从报名通知中可以发现,明年高考我省仍然允许异地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而高考加分项目很可能面临瘦身。
网上报名比往年晚5天
山东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普通高校)招生实行远程网上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阶段。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时间均为2014年11月13日至21日(工作日),这一时间安排比往年晚了5天,而在最近的三年,高考网上报名都是从11月8日开始。
春季高考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4年12月8日至11日;夏季高考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4年11月24日至12月5日(工作日),其中,非应届考生该项工作时间为2014年12月3日至12月5日。网上缴费时间为2014年12月15日至24日(工作日)。
考生可任意选择地点并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修改及查询本人信息。姓名、地名等信息项中如存在字库中没有的汉字,以大写拼音字母(半角)代替。
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wsbm.sdzk.gov.cn
异地考生仍可在山东高考
从2014年开始,我省允许异地考生在山东报名参加高考,2015年,这一政策仍然延续。
此外,报考体育专业的,年龄不超过22周岁,未婚。教练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指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可放宽到28周岁,婚否不限。身高男不低于1.70米,女不低于1.60米,裸眼视力两眼均不低于4.8,科类为理工类。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须具备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
高水平运动员报名时只进行基本信息采集,暂不采集专项测试信息,专项测试报考时间另文通知。
春季高考报考专业减少
在2014年的高考录取过程中,由于春季高考的类目分得特别细,一共有38个,导致部分专业生源不足,而一些近似的专业却人满为患。
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明年的春季高考,考生可以报考的专业类别数量合并减少为20个。包括农林果蔬、畜牧养殖、采矿技术、土建、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化工、服装、汽车、信息技术、医药、护理、财经、商贸、烹饪、旅游服务、文秘服务、学前教育、师范教育(2+4转段)。考生必须选择报考专业类别。
春季与夏季高考可兼报
春季高考科目采用“知识+技能”模式,“知识”部分考4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及专业知识;“技能”部分考专业基本技能。夏季高考科目采用“3+综合”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其中,数学分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和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综合”指综合科目,分综合1(适用于文史方向)和综合2(适用于理工方向),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
考生可以根据本人情况选择参加春季高考或夏季高考,也可两者兼报。兼报时要登录相应的报名系统,按各自的程序完成报名手续。
此外,夏季高考报考科类分为文史、艺术文、体育、理工、艺术理,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其中一类。
高考加分项目或瘦身
与往年相比,特殊考生的高考加分政策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尤为关注的话题。
根据省招考院的通知,在高考加分政策一项中,只摘录了部分2014年的政策条款,比如省级优秀学生、奥赛获奖等项目,而之前曾经明确存在的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这个文件中没被摘录出来。省考试院明确,我省2015年普通高考照顾政策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最新出台的正式文件规定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特殊考生的审查和公示中,由县招办对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合格的由县招办将登记表和相关证明、证书复印件报市招考办,由其进行复审等。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名单实行三级公示。县招办和中学分别公示本地、本校初审合格的享受照顾政策的类别及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名单。名单经市招考办复审后要进行第二次公示。名单经省招考院审查后,在该院官网公示至2015年底。市、县、中学公示名单时间不少于10天。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