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首家民工公寓开业 十余天七百余人入住

2013-09-15 12:49:00    作者:崔立慧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入住 务工者 学生宿舍 墙面 采光
[提要]近日,东营市为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建设的民工公寓开始入住。把公寓建在市场里,让务工者在市场内就能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没有后顾之忧,将能吸引更多的务工者前来。
  近日,东营市为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建设的民工公寓开始入住。十余天来,已有七百余人入住,一天五元钱的价格让不少民工感叹“价格便宜,找活儿方便,住在这挺好”。
  水电暖齐全像学生宿舍
一般都是一住一个月
  13日上午十点多,记者走进这栋民工公寓一探究竟。
  由于绝大多数务工者一早已经外出工作,公寓内并没有多少人。
  2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着四张床,有的是清一色的上下铺,有的除了上下铺还摆了两张铁质单人床。屋顶是新装的电风扇,窗子下是暖气片。公寓管理者称每个房间能住六至八人不等,上铺一天五元钱,下铺则要六元钱。
  民工公寓粗看与学生宿舍差不多,只是房间内装修相对简陋。地面没有铺瓷砖,墙面也还是水泥的。即便如此,务工者已经住进了七百多人。“入住第一天我们也没搞啥入住仪式,安装上床随着就开始住人。论天住的很少,一般都是一住一个月。”为民劳务公司总经理周海清告诉记者。在公寓的一个出口,还堆着一批铁质的床头,没有来得及安装。公寓门外就是向务工者们提供热水的小锅炉。
  尽管务工者们不在,但多数房间的门还是开着,床上除了被褥,几乎没有其他东西。在一张床下,记者注意到半瓶白酒,墙根处还有一袋没有吃完的包子。
  在民工公寓以北五十米,是正在建设中的浴室。瓷砖已经贴完,喷头还没有装。据介绍,与公寓只向男性务工者开放不同,建成后的浴室分男女浴室,除了向公寓内的务工者开放,也向住在周边的女性务工者开放。
方便务工者
出门50米就是劳务大厅
  据东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今年四月份发布的零工市场经营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东城八分场为民劳务市场每天进场务工人数达4000人,其中,有80%的农民工来自市外和省外。而劳务市场交易高峰期是每天早上5点到6点半,这就要求务工人员要在5点之前来到劳务市场,就近居住是务工者们的诉求之一。
  63岁的鞠洪祥是东营市利津县人,外出做瓦工活已经两年多。鞠洪祥说,公寓一达到入住条件他就来了。“今年春天在这等活儿时就知道这边在盖公寓,这不一建好我就过来住了。价钱差不多,比工商银行后头的旅馆卫生条件好多了。”除了事先知道,也有一部分务工者是在与工友交流的过程中得知这处公寓,其中就有一个村的二十几位务工者同时入住。鞠洪祥也邀请了同村的一位老乡前来。
  而鞠洪祥所说的工商银行后面的旅馆,就是记者曾经探访过的“砖头撑床板,五元睡一晚”的旅馆。“一个屋一二十人,采光太差,进门黑咕隆咚。早晨从那边走到这市场上等活,至少得走二里地。”而现在,走出公寓门不足五十米,就是鞠洪祥每天等活儿的交易大厅。
  公寓管理人员高洪文告诉记者,这栋公寓,占地1600平方米,分两层共144个房间,最多能同时容纳1100多名务工者入住。每层有三个安全出口,每个入口处都安装有摄像头,值班人员24小时轮班,保洁员加公寓管理员一共十六人。
  在与劳务市场一街之隔的院子中,记者还看到了一栋正在安装门窗的公寓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栋民工公寓有132个房间,将在一个月后达到入住条件。
  周海清告诉记者,建设民工公寓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运营良好的话,预计六至八年收回成本。把公寓建在市场里,让务工者在市场内就能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没有后顾之忧,将能吸引更多的务工者前来。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