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现场会召开

2013-09-17 17:20:00    作者:葛铸聪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加快推进;突出问题;规划设计;李俊峰;真抓实干
[提要]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士合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持召开现场会,听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开发区更好更快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市委常委、秘书长李金昆,市委常委、副市长赵豪志,市委常委、副市长田青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润国,副市长李俊峰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8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士合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持召开现场会,听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开发区更好更快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市委常委、秘书长李金昆,市委常委、副市长赵豪志,市委常委、副市长田青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润国,副市长李俊峰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就当前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家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意见建议。

  刘士合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自开发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开发区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各项工作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开发区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确定的目标科学高远,充分体现了市委"三高一大"的工作总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对下一步的发展寄予厚望。

  刘士合强调,要立足于新的起点、新的阶段、新的发展,正确审视和把握开发区今后的建设发展。一要思想高度统一,支持全心全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开发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市着力打造的三个增长极之一上来,统一到开发区是全市新一轮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上来,统一到开发区是我们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主战场上来,从全局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着眼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全力以赴关心开发区、服务开发区、支持开发区,凝聚全市的智慧力量、资源要素加快开发区建设发展。二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一是坚持项目立区、项目兴区,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生命线,一手抓现有企业扶持培育、规模膨胀,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优总量,打造一流企业;一手抓招商引资,树立"区外就是外"的思想,坚持招商选商,提升项目准入门槛,着力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速度就是效益、速度就是质量、速度就是机遇"的理念,确保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尽快开工建设、尽快达产见效。二是基础设施要配套,功能完善要提升。加快推进区内路桥管网、水电气、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项目承载力。特别是把广利港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作为滨海生态城建设的切入点和起步工程,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抓紧成立广利港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加快推进疏港道路、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工作。三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临港产业配套区规划设计,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先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通过整合优化,盘活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原则上,东四路以东不再布局住宅建设项目。三要政策支撑,资源倾斜。从税收、规划、土地等方面对开发区发展给予支持和倾斜,为开发区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条件。对这次现场会研究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不折不扣、从速从快抓好任务落实。四要加强领导,多方联动,全力支持,加快推进。建立定期调度通报和现场办公推进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申长友在讲话时指出,开发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瞄准国内一流开发区,奋发进取,跨越赶超,争取尽快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立足于招大商、选好商,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引导企业迅速膨胀规模、提升实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台柱子企业。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力度,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树立为外商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申长友还就解决当前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了安排部署。

  李金昆、赵豪志、田青云、李俊峰等分别就加快开发区发展讲了意见和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就支持开发区建设发展作了表态发言。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