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 08:33:00 作者:王东奇 陈军光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在鲁胜公司鲁安管理区采油三班的计量间中,每个闸门上挂着的卡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拿到其中一个卡片,卡片上有责任人的照片,还有关于井的产液量、特点、管理措施等基本情况介绍。这是一个油井管理卡片。
班长刘刚介绍说,每个闸门对应一口井,在计量时,发现液量与卡片上标定的有出入,就会对该井进行加密计量,以确定是否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
“地下的情况难以预料,但地上的工作可以控制。”刘刚每天都会对录取的数据进行检查,“班组作为资料录取的源头,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员工取样总是提着两个桶。一个是取样桶,一个是稍大点的放空桶。“这样是为了取样后分析数据更加准确”,刘刚说,管道中可能有一部分死油,如果不进行放空,取样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得到的数据也不准确,对于下一步的分析影响较大。
注重工作的点滴,精从细中来,油井的管理靠的是员工工作中细心、用心,“把井管好,少出毛病,也是创效。”鲁安管理区指导员范琳说。
分类管理是他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油井就和人一样,管理细致了,身体就少出毛病。”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他们把油井划分为长寿井、健康井、亚健康井、康复观察井4种类型。对于不同油井,采取不同的措施监控油井的液量、含水、功图、液面、压力、温度等资料,掌握油井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单井动态分析,制定不同的措施。
管理上的细致使他们的油井平均检泵周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管理区148口油井的平均检泵周期1029天,5年以上的长寿井11口,而胜330—X11井的检泵周期更是长达近4000天。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