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1 08:24:00 作者:孙娟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陌生的路口迟迟没有车,陌生人摇下车窗说提供顺风车服务,这样的车你会搭吗?27岁的广饶小伙子张强正在发起“绿丝带免费搭车”活动。爱心成员每日公布自己的行车路线,市民可以联系搭乘,不收取任何费用。广饶“绿丝带免费搭车”成员身体力行,用免费搭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让“绿丝带”遍布广饶
10月1日,广饶贴吧发布了一条信息:“绿丝带行动、免费搭车,我们广饶大帝国的公民能不能行动起来?”发帖人是27岁的张强,在银行工作,拥有私家车数月。帖子获得了非同寻常的关注,许多网友纷纷回应提议“给力”,愿意加入其中。张强开始着手考虑建议爱心车团队,为广饶市民提供顺风车服务。
这个念头张强早就有了。张强初中时曾在陈庄镇上学,从学校到家有近四十里路程。偶尔没有自行车回家,张强走出校门最期盼的就是有顺风车可以搭。“三轮车、拖拉机,那时招手基本都会停。”陌生人的车一路驶向回家的路,让张强从小就能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但如今,张强说“招手停”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城市居民日益疏远的距离,“至少开车时也有人陪着聊天。”
搭车难、搭车不便的情况依然存在。购买自己的车后,数月来张强遇见路边等车的会提出顺风车服务。但个人之力微薄,张强一直在思考动员更多爱心人加入进来。10月1日,张强在网络上搜索到贵阳、哈尔滨、大连等地均开始了“绿丝带”活动,市民可以凭借爱心车上的绿丝带免费搭乘顺路车。被这个想法鼓舞,张强发帖询问可行性。网友的热切回应让张强开始着手组织爱心车队。从10月4日建立爱心车群以来,目前有意向提供顺风车服务的广饶市民已经有近百人。
“绿丝带”需全社会守护
“他们明显不相信,还质疑我的目的。”数天前,张强从东城回广饶,遇见有等车的市民提出免费捎带,但对方不但拒绝,其质疑态度也让张强反思,当下很多人之间存在不信任与冷漠。这并没有阻挡他开办广饶“绿丝带免费搭车”活动的热情,“总得有一帮人去改变这种观念,让大家习惯信任。”
多数网友是抱着公益的念头进入“绿丝带免费搭车”群。他们商议的服务流程是,每位志愿者在贴吧发布自己的行车路线与时间,并公布联系方式,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拨打电话联系。但免费搭车是否属于非法营运,出现安全事故该如何担责?
“搭顺风车确实方便市民出行,对节能减排也有积极意义。”记者就绿丝带免费搭车一事咨询了有关部门的法律专家,专家表示只要爱心车不收费,就不属于非法营运。目前,国内对于“绿丝带”车辆的法律规定尚属空白,并无明确法律条文对“绿丝带”车辆的安全标准进行规定,因此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发生交通事故后担责问题也是爱心车主该考量的。该法律专家建议,为市民提供免费搭车服务的最好与搭车者签署私下协议,约定过错分担原则。
“还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关注,这样加入进来的人才会更多。”张强表示,绿丝带爱心车需要全社会来守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爱心的作用,甚至将爱心车服务范围扩大到全东营。“传递温暖传递爱,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绿丝带,我们在行动。”这是广饶“绿丝带免费搭车”团队提出的口号。目前,该团队已经设定了自己的爱心车标,将于近期发放给成员,爱心车服务也将于近日启动。爱心车服务范围基本在广饶城区,有意向加入该群的爱心人士可以加入QQ群313049683。 (记者 孙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