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模范丁学义:让每一位老人都有幸福的晚年

2013-10-14 11:03:00    作者:向玲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丁学义 抗战老兵 护工 2009年 舆论导向
[提要]200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丁学义拿出做生意攒下的积蓄在淄博路租下房子,创办了爱德护老院。”丁学义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去,尊老助老是 我们这座城市每个市民的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做儿女的应尽的本分。

只要有空 丁学义就会陪老人聊天谈心

  大众网东营10月14日讯 (记者 向玲)“在这里住着很好,吃住都很习惯。”一位正在门口晒太阳的 老人告诉记者,她来护老院已经两年多了,现在这里就跟自己的家一样。说起院长丁学义,老人的脸上露 出了笑容,“他真是个好人,一有空就陪我聊天。”正说着,一个略显清瘦的中年男子走进院子,“他就 是丁院长”,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放弃生意 专心经营护老院

  今年44岁的丁学义是东营爱德护老院的院长,采访中,丁学义跟记者聊得最多的就是他的护老院。丁 学义告诉记者,爱德护老院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4年多了,在创办护老院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一 直是个兢兢业业的生意人,虽然在事业上小有成功,但他一直不敢想象自己年老以后的生活,一次偶然的 机会,丁学义去看望几位老人,看着那些老人们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门都出不了,他的心理涌起一 股莫名的伤痛,心想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让丁学义下定决心创办护老院的是他后来的几次经历。有一次,丁学义去看望独居老人,老人的子女 都忙着工作顾不上照顾老人,他一个人住在冷冷清清的大房子里,“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好。”老人 的话深深刺痛了丁学义。后来,丁学义又去看望了很度老人,其中有一位90多岁的抗战老兵,每次去看他 ,他都拿出抗战时的勋章讲故事,临走时,还一再嘱托“要常来,还有很多故事没讲完,一定要再来听… …”。看着这些在物质上很富足,精神上缺乏慰藉的老人,丁学义坚定了办护老院的念头。

  200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丁学义拿出做生意攒下的积蓄在淄博路租下房子,创办了爱德护老院。然 而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入住护老院的老人,多数是半自理或者不自理的失能、失智老人。很 多人连吃饭、洗澡、大小便都要有人伺候。丁学义只要有空,每天都会到老人房间与老人聊天、谈心、帮 助他们找回活着的勇气和希望。为了能够安心照顾老人,丁学义果断放弃了他经营了十几年的生意。

  想过放弃 母亲的鼓励让他坚持下来

  说起护老院,丁学义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护老院成立四年多以来,亏损了三年,到现在为止,投 入的资金还没有收回成本,但看着老人们在护老院幸福的生活,看到子女们的满意笑容,他觉得这一切都 是值得的。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丁学义有了放弃的念头。“新房主将房租由原来的10万涨到30万 ,再加上一直都亏损,就想着解散吧。”丁学义告诉记者,当护老院的护工们听到要解散护老院的消息时 ,集体表示愿意自降工资支持他办院,护工们的支持让丁学义的天平开始摇摆,考虑到护老院的老人们年 龄都大了,身体上经不起折腾,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到底是继续办下去还是就此解散,丁学义辗转反侧两个彻夜,最终,母亲的一句话让他坚持了下来。 “都知道你办了个护老院,你因为亏损不挣钱而不办了,让人怎么看,但凡还有一点儿力量就要坚持下去 。”母亲的鼓励让丁学义重拾信心,从那一刻开始,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护老院办下去,而且要办 好,办大。

  丁学义告诉记者,刚开始入住护老院的老人很少,很多子女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是不孝,老人也觉 得在养老院不如在家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让丁学义的护老院举步维艰。“今年元旦以来,舆论导向开 始转变,子女和老人的养老观念都开始发生变化,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增多了不少。”丁学义说,现在他的 护老院床位数已经达到80个,入住老人71人,基本做到了盈亏平衡。

  为了让老人生活得更加快乐,丁学义要求老人的子女们每月至少来看望老人一次,对那些长时间不来 看望老人的子女,我们先进行劝导,要是多次劝导不听的话,就不用住在这里了。“不能说光给钱就算了 ,子女们必须在精神上给予老人关怀。”

  院子里,阳光洒满角落,一位40多岁的女子正搀扶着老人散步,还时不时地用纸巾擦去老人嘴角的口 水。“那是老人的女儿,每个星期都会来看他。”丁学义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去,尊老助老是 我们这座城市每个市民的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做儿女的应尽的本分。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