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邓向阳到东营市督导检查 市委书记刘士合等陪同

2013-10-18 08:48:00    作者:魏春杰   来源:东营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六五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我市 依法治市 依法决策
[提要]10月17日,副省长邓向阳一行在市委书记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到广饶街道西苑社区调研。(记者 于中平 报道)  10月17日,副省长邓向阳一行在市委书记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到市住建委调研。

刘士合申长友等陪同活动

  10月17日,副省长邓向阳一行在市委书记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到广饶街道西苑社区调研。(记者 于中平 报道)

  10月17日,副省长邓向阳一行在市委书记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到广饶街道西苑社区广饶县稻庄镇鞠刘村调研。(记者 于中平 报道)

  10月17日,副省长邓向阳一行在市委书记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到市住建委调研。(记者 于中平 报道)

  10月17日,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期督导检查东营汇报会在东营宾馆举行。(记者 于中平 报道)

  10月17日,副省长邓向阳到我市进行“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督导检查。

  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周鲁霞,省司法厅厅长王本群,省司法厅副厅长冯军;市委书记刘士合,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市委常委、秘书长李金昆陪同活动。

  邓向阳先后到广饶县西苑社区、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稻庄镇鞠刘村和市住建委机关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我市在社区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服务、基层人民调解、法制进机关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听取了我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工作情况汇报。

  邓向阳充分肯定了我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出,东营市紧紧围绕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建设法治东营为目标,全面实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规划,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他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积累经验、作出表率,为全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一要紧紧围绕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切实抓好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氛围;三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强化法治思维,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东营”。

  刘士合主持汇报会,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对待、准确把握、全力推进,以法治思维和方法调解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二要总结工作经验,紧密结合东营实际,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打造新典型、新亮点,促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三要抓住重点关键,突出领导干部和重点层面,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让法律观念深入人心,党员群众真学真懂真会真用。四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目标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保障,确保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为实施黄蓝国家战略、推动东营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申长友作了工作汇报,他说,自2011年“六五”普法启动以来,我市健全三个机制,为“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推动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推进“法治东营”创建,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式和载体,提高“六五”普法社会效果。全市形成了以法治促发展,靠法治保稳定,用法治惠民生的良好局面,为加快东营新一轮发展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传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爱军、市政协副主席韩吉顺;市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记者 魏春杰)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