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修车人常凤宁:百米长卷讲述三农变迁

2013-10-25 16:22:00    作者:王健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常凤宁 丁庄镇 画画 文化视点 写生
[提要]在广饶县丁庄镇西南寨村有一位憨厚质朴的农民,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在周边各村修理自行车,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那就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自己身边农民的生活变迁。常凤宁说:“我以前也画过山水花鸟,但是觉得都没有人物画更能直接地表现出农村的变化。

   图 常凤宁在自家院子里展示他的百米长卷。

   百米长卷的一部分。

   常凤宁卷起自己的画。

   因为没有工作室,常凤宁就在自家客厅里创作。

   工作室一角。

   常凤宁在门口写生   

    在广饶县丁庄镇西南寨村有一位憨厚质朴的农民,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在周边各村修理自行车,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那就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自己身边农民的生活变迁。他放下锄头,拿起画笔,通过自己的执着和爱好,利用3年的时间创作了一幅100.7米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农民画家,举办一场他自己的个人农民画展,他就是常凤宁。

  再苦再累也不放弃画画

  10月22日,记者来到丁庄镇西南寨村,走到村头的时候,常凤宁已经骑着一辆电动车出来迎接。在常凤宁的带领下,来到他们家门口,门外一棵柿子树上结满了金黄的果实,推开一扇简陋的栅栏门,院里还晾晒着一地的玉米。常凤宁说,他今天上午正好有时间在家,平时都是很忙,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出门修自行车,还经常去村头一个养鸡场干活,每三天给人家清理一次鸡粪。

  常凤宁说,今年他儿子在鲁迅美院读大二,每年需要四万左右的开支。他为了维持家用,拼命地干活,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画画,在修自行车时,只要一停下来他就拿起速写本开始写生,晚上拿起画笔“挑灯夜战”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为了挣钱养家,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好,只好挤时间。”常凤宁说。

  1969年出生的常凤宁,小学三年级都没上完,没有多少文化程度。19岁他就跟着出海捕捞,赚取生活费用,开船、割草、打捞鱼虾都会干,出海作业很辛苦,他一干就是11年。30的时候,常凤宁得了一场大病,不得不离开船员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病情好转,但是不能在从事海上这种重体力活。他就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拉上他的一大堆自行车配件,走村串巷,为周边很多村的人修理自行车。由于修理自行车的空闲比较多,他就有了很多的写生时间,随身带着写生用的笔和纸,把身边的场景全部都画下来。满大街跑的鸡、鸭、鹅、狗,村民的农忙场景,村里电工爬电线杆的身影都逃不过他的画笔。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积累的素材也越来越多,常凤宁通过不断地画画,越来越热爱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随着手法的熟练,作品的不断成熟,常凤宁更加享受这片恬淡宁静的乡村生活。

  从田间地头走进央视舞台

  2012年3月,常凤宁走进央视综艺频道的《文化视点》栏目,现场的专家告诉常凤宁,说他之所以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作品纯朴宁静地反映着乡村的变化,都是描绘地他身边的点点滴滴,通过时代变迁,讲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40来岁的常凤宁,一脸质朴的庄稼汉形象,一线一点之间画满了他的人生梦想。常凤宁说,他的叔叔是一位河口区的乡村教师,从小也喜欢画画,画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还在市里多次获过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凤宁从小就迷上了画画。但是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他只好在干完农活时才能有时间画画。

  “起初也想过画油画,但是油画颜料太贵了,买不起,之后还是选择了画国画。”常凤宁说。

  2009年,常凤宁想起要创作一幅百米长卷,从农民纺线、推碾、生产队时集体农耕,到学习毛主席语录,再到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通过长辈们的描述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他所经历过的农村巨变。当时,常凤宁就想,等到儿子上了大学后,就要更努力地挣钱,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画画,这件事也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必须早创作出来。

  历经三年创作百米长卷

  多年来的画画,常凤宁总结出了几条经验,“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要养家糊口,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画画,只好忙里偷闲,”常凤宁说,“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只有凭借自己的爱好和感觉,多买大师的作品集学习,多看画展,多向名家请教,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常凤宁说,创作的题材对他来说很重要,年轻时出海捕捞也是为了赚取生活费用,但他回港后第一件事就是买纸买笔,大海和船员的题材都成了他的写生对象。但真正静下心来专心画画还是在修自行车开始。没见过更多的大海大山,只有对身边的农民生活更加了解,包括小狗、小猫走路的每一个动作都一清二楚。反映农民的点滴生活,是他的强项,经过老师的指点,他就下定决心在画农民这一题材上走下去。

  有一次,他带上几幅作品去济南文化市场让几位老师指教,经过几位老师的指点,他受益匪浅,更增添了画画的信心,常凤宁说,三年的坚持没有白费,在2012年7月,他终于圆满完成了他的百米长卷。由于查看以及展览的时候不方便,他就把画卷分成了5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圆满的小结局。站在画卷前,就像是在看一部连贯的动态画面,从手推车到牛拉车,从三轮农用车到大货车再到小轿车,从农民在地头收割到广场跳舞,义诊下乡,每一个画面都在变化,讲述着农民身边的故事。

  梦想举办一场个人画展

  常凤宁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争取在2014年5月1日办一场个人的农民画展。“创作百米长卷的时候,绘画水平还很一般,现在再看4年前画的东西,自己有点不满意,相信如果明年举办画展的话,自己还能画得更好。”常凤宁说,“我家里有个亲戚开了一家饭店,有40幅左右的作品挂在饭店里了,家里也有不少作品,争取在明年五一的时候能拿出一百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来,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我的作品,证明一下朴实的农民也有一个画画的梦想。”

  常凤宁介绍说,这幅百米长卷涉及人物近一千人,时间跨越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60余载,记录着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改革开放前的牛耕地、驴拉车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农民的服饰、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在内的多种形式演变过程都在画中有所体现。通过自己作品的展出,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常凤宁说:“我以前也画过山水花鸟,但是觉得都没有人物画更能直接地表现出农村的变化。现在这一步我相信自己走对了。”目前,他的百米长卷也参加过多次展览,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常凤宁相信凭着自己40多年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对画画的追求热爱,一定能在这条充满泥土气息的绘画道路上走得更远。

    文/片 大众网东营记者 王健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