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7 08:49:00 作者:张振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市民开始算起春节花费账单。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用于购买烟花爆竹和请客吃饭的费用明显减少,而给亲友中的老人和孩子送红包的费用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市民于先生告诉记者,以往过年请客吃饭是最大的一项花销,而今年除了小规模的同学聚会在外吃过一顿饭以外,其他亲友都是在家招待的。“往年请客吃饭有时能花几千元钱,今年才花了两百多元。过年期间开门的餐馆少,人很多非常吵闹,在家吃省钱也吃得好。”于先生说。市民韩女士说,除了请客吃饭的花费减少以外,购买烟花爆竹这一项今年也节省了不少,“往年鞭炮、烟花、孩子的小礼花以及用来送人的礼花,得花费上千元钱。今年响应环保号召,大家都少放烟花、鞭炮,只买了100多元钱的鞭炮”。
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的风气使许多市民在送礼、请客上的花费下降,觉得“轻松了许多”。记者随机采访了10岁以内的孩子,了解到他们的压岁钱少的有三四千元,多的甚至上万元。收到鼓鼓的红包,孩子们当然乐开了花,可送红包的工薪族们却大呼“压力山大”。“红包”依然是许多人过年花费的“大头”。“家中小孩、老人多,每人给两三百,就送出去两千多元。”刚参加工作半年的小宋说。市民崔女士说,今年春节她家的花费账单中,红包一项位列榜首,“以前过年,给孩子包红包一两百就觉得可以。现在感觉少了拿不出手,一般都包五百或一千元”。与传统红包相比,马年春节的“微信红包”也成为“发红包”新方式,在熟悉智能手机的人群中渐渐流行开来。(记者 李红佳)
动动鼠标 轻松搞定 网上赶“年集”淘年货
“过去几十年都是在集市上买年货,东西贵不说,还得大包小包地拎回家,累人!现在好了,只要动动鼠标,就能轻松搞定年货,而且还能送货上门,真是太方便了!”62岁的姜大妈一边在网上“淘”着年货,一边向记者感慨:“如今,不光城里人、年轻人喜欢网购,越来越多的像我一样的农村人、老年人也成了网购的‘粉丝儿’,年货正以网购的途径进入我们农村人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姜大妈是鲁南人士,在她的家乡,镇上逢阴历五、十的大集是当地人购物的首选,腊月三十是年前最后一个集,通常从清晨开始,持续到下午两三点就结束了,“人家卖东西的也忙着回家过年,所以要买年货,得一大早就去,最后大包小包地拎回来,很折腾人。”姜大妈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女儿教她学会网购后,她便不去集市而是改在网上赶“年集”了,“你看,这是我买的大枣和开心果。”记者走访发现,在网上赶“年集”的不止姜大妈一人,如今,很多村镇人家里都买了电脑、通了宽带,他们不仅从网上买年货,日常生活用品也会从网上买。跟姜大妈是邻居的赵大妈也是一名网购达人,她告诉记者,网上东西种类多,可选择性大,同一件商品在不同商家有不同价格,多家比较后,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了大半辈子,感觉自己终于跟上了城里人的潮流,你看,这网上的衣服可比大集上买的时尚多了”。(记者 刘未博)
传统加新潮 “团拜”成“新宠”
大年初一,亲朋好友上门拜年已成为国人传统。凌晨三四点钟,主人家便开始准备瓜果糖茶迎接宾客。大门儿一打开,声声祝福送上门,幸福弥漫的同时却也难敌侵袭的困意。“拜年太早了,比上班还累。”不少市民感叹。
今年的大年初一,景苑北区的居民却再不用像往常一样早起拜年。“团拜”方式成了小区拜年“新宠”,居民聚在一起感受新年滋味,为小区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过年新景。清晨5时许,当城市被黑色笼罩,许多居民还在睡梦中时,小区联络员田师傅、孟阿姨便带领一帮人忙活起来。十挂鞭炮整齐放好,贴上红彤彤的对联,搬出一方小桌,上面摆着瓜子和花生。 6时30分,小区居民陆续到达“团拜”现场。“退休职工家属团拜会”在一阵鞭炮声中热闹开场了。“过年好”、“恭喜发财”,吉祥话儿道不尽,美好祝愿讲不完,人们用握手、拥抱、笑脸表达满心的喜悦及和谐的邻里情。田师傅告诉记者,小区居民户数较多,挨家拜年成为人们初一早上的“大工程”,颇费时费力。作为社区联络员,他们主动与黄河钻井四公司老年办协商,采取“团拜”方式恭贺新春,并得到四公司老年办的大力支持。不少居民表示,“团拜”给大家提供了方便,希望以后能出现新的、更好的拜年方式。(记者 陈雪娇)
进入“微时代” “微祝福”成拜年新方式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拜年的方式也在悄然变化。如今,群发短信拜年已经越来越少了,微信微博拜年、视频拜年等新形式越来越受到追捧。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不是面子的问题,我只是怀念真的东西”,2014央视春晚上的《群发的我不回》唱出了市民的心声。部分网友表示过年的短信千篇一律,几乎都不看内容,只看看发件人的姓名,完全像是“走形式”,不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让人觉得不够真诚。
西城的程女士今年就选择了用微信拜年,她将自己编写的文字录制成语音,配上图片发给了自己的微信好友,还晒到了“朋友圈”里,显得别具一格。而东城的张先生特意将春晚的倒计时录下来,并配上自己的祝福,也得到不少好评。
还有一些市民通过手机APP录制拜年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但是呈现效果却比照片或文字生动很多,已经成为了马年流行的一种拜年方式。除此之外,不少市民也通过微博进行拜年,除了祝福语和照片外,再@一众好友,还送上网络红包,既拜了年又得到了实惠。在国外求学的李娜没能回到家乡过年,她通过多方视频的方式给在东营、北京、吉林等地的亲人拜年。李娜告诉记者,虽然不在一个城市,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彼此的变化,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记者 张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