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东营市民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2014-03-08 12:26:00    作者:周广学   来源:东营房产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书到用时方恨少 模拟题 手机软件 市民 电子书
[提要]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书太贵、电子书冲击、阅读设施不足等等,是使得大部分市民远离读书的几个主要原因。

  “全民阅读”首进政府工作报告引热议

  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工作报告,引发了东营市民的热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与我国每年近40万种的出书品种相比,我国的国民图书阅读量显得格外低。

  现在的您,还有读书的习惯吗?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是多少?最喜欢看哪一类书?针对这些问题,3月6日,记者走上东营街头展开了小调查。

  许多市民没空看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新事物、新东西令人应接不暇。3月6日,记者带着“你还读书吗?”“每天的读书时间有多少?”两个问题,随机采访了50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我今年60了,但我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现在这些电视节目乱哄哄的,都是给年轻人看的,我看不惯,还是感觉读书清净。”田大爷告诉记者,他退休后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看到好的句段还会抄到笔记本上。“工作实在太忙了,经常加班加点,就连朋友吃饭聚会的时间都没有。”谈到读书,85年出生的刘宁流露出一脸无奈。他告诉记者,大学时的他挺爱看书的,一没有课就去泡图书馆。工作以后,压力很大,节奏太快,有点休息时间,在家看看电视、逛街买东西便成为首选。“以前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一会儿书,现在有点时间就上上网或在手机上刷微博微信,平时有需要的时候才翻翻书或是相关资料。”市民宋扬说。在接受采访的50位市民中,30名市民表示平时没时间,很少看书,8名市民表示每天坚持读书看报,而12位市民则表示有工作和考试需要时才会拿起书本。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平时读书时间和数量都偏少。读书时间长短和年龄成反比,越年轻越静不下心来阅读。

  纸质书籍更有味儿

  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除了能给人带来学习和娱乐的乐趣,还能够让人随时随地地进行电子阅读。其中,“90后”、“零零后”是阅读电子书的主力军,但多数受采访的市民表示纸质书更有“书香味儿”。

  3月6日下午,在市图书馆二楼,正在文学读物区借阅图书的张刚说,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图书馆借书看。“我有时也用手机软件看电子书,还是觉得不习惯,过目就忘,不如把书拿在手里看有感觉。”在张先生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在于可以让他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好书看多少遍都不会让人觉得烦,遇到好书一定要买来收藏起来,等想回味的时候可以随手拿过来。”采访中,9成市民表示,相对于电子书来说,还是纸质书更有“书香味儿”。据西城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儿童书籍的销量每年都位居书店销售榜的前列。“现在很少有家长让孩子看电子书,对眼睛不好,也不方便孩子摘抄做记录。”工作人员介绍说,再就是一些行业方面的工具书、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用书等,也非常畅销。

  快餐式功利化阅读挺“吃香”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走马观花的“泛读”和目的性强的“功利化”阅读现象越来越普遍。市民唐女士从怀孕的第一天起,就经常逛书店和网购,买相关书籍恶补孕前知识。“几年都不买书了,现在才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唐女士说,平时关注最多的是励志散文、职场技巧类图书。“毕竟,这些书非常实用。”她说。

  和唐女士一样,采访中,部分市民感觉很难让自己慢下来心平气和地读上一本书,比起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市民们更偏爱都市现代爱情、官场类小说和装帧高档的时尚杂志。记者发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阅读的目的性非常强。“从前年大学毕业到现在,我买了二十多本书了,全是各地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和模拟题,现在看书看得,一看到数字排列就想找规律。”参加工作两年的小王告诉记者,文学名著类书籍他是一本也没有买。记者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成市民是因为工作或考试,才去出资购买书籍的,因为爱好而去投钱买书的,只占到3成。记者在书店看到,文史类图书区远不如励志类、职场技巧类、教辅类、养生类图书区的人气旺。

  想说爱读不容易

  以2012年为例,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量的评价中,只有1.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多,7.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比较多,有38.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53.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

  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书太贵、电子书冲击、阅读设施不足等等,是使得大部分市民远离读书的几个主要原因。

  家住金鸿花园小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她也感受到了图书价格的上涨。四五年前,一本书的价格还在二十元左右,可现在,随便一本小说都得四十元左右,而且,版面过多的留白,字号变大,一本300多页的书只需一两天就能看完,读书成本变高了。由于单位到图书馆的距离比较远,自己又没有车,每次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一个多小时,刚开始喜欢看书的刘师傅也慢慢懒得到图书馆借书了。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的1.42本增长了0.93本,增幅达65.5%。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可见,这也成为市民远离读书的一个原因。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教科书和辅导书上,课外阅读成了奢求。同时,许多家长为孩子买书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教辅书。学生李丽雅告诉记者,以前她喜欢的课外书早被家长封存了。“平时周末一有时间就上各种兴趣班,也没时间阅读。”她说。数据表明,超半数的人在认识到自己阅读量不够的同时却没有把阅读付诸实践。这说明,阅读仍然不是习惯。有调查显示,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必须在12岁之前养成,否则阅读的大门就对他永久关闭了。显然,许多人还是缺乏开展阅读的决心和习惯,只有在某个契机的刺激下,大家才会去读书。专家也表示,阅读受环境和舆论的影响很大,舆论能够营造阅读氛围,对阅读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推动具有独特的作用。 (记者 周广学)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