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20:18:00 作者:牧之 来源:东营网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5月15日讯 近日,记者在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健全措施,着力构筑“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据了解,我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将文化惠民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考核指标,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市级财政累计投入4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发展专项资金2013年达到3000万元,2014年达到3300万元,每年递增10%。规划建设了大剧院、黄河文化博物馆、奥体中心、科技馆、图书馆新馆、群众艺术馆、吕剧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县区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千村万人”培训工程。每年都开展培训下乡、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加强对县区、乡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业余文艺骨干。实施“千村万人文化培训”工程,对全市基层宣传文化骨干、社会文化团体和庄户剧团进行专业培训和轮训。采取“县区管、乡镇聘、村里用”的方式,按照创建标准要求,今年将为村、社区配齐配全文化管理员(指导员)。组建市文化志愿者协会,使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亮点。打造黄河口文化活动品牌。在全市连续举办黄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动、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黄河口国际观鸟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影响、提升层次。不断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2012年实施了幸福东营“十百千”工程,在市县驻地举办20场音乐会,扶持100家业余文艺团体发展,组织了1000多场进社区、下乡演出活动。2013年策划开展了“百团千场乐万家”社会文艺团体巡演活动,依托专业剧团和社会文艺团体,组织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唱响黄河口”广场文化活动,形成了中心城区广场文化活动南北呼应、全城放歌的生动局面。改造提升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高标准、广覆盖、可持续的工作方针,已建成1138家农家书屋,其中辐射型农家书屋174家,实现了全市所有村居全覆盖。2013年,重点在农家书屋改造提升和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完成了出版物配送等工作,出版物上架后,图书更加齐全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了更多的群众热爱书屋,驻足书屋。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全市所有农家书屋的数字化提升工作,抓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用书活动,让广大村民从农家书屋中不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发家致富本领,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奠定基础。(记者 牧之)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