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营乡村文明建设之草北村:文明新风扑面来
2014-08-05 15:07:00 作者:向玲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聚焦;东营;乡村文明;建设;草北村;文明新风;扑面来
[提要]草桥北村位于广饶县城正北10.5公里,花官镇政府驻地正南偏西3公里处。古济水(原小清河故道)从村中穿过。东邻省道河辛路,西与博兴县毛道村相接,南与草桥南村相连,北与草刘村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草北大棚
草北战鼓队
草桥北村位于广饶县城正北10.5公里,花官镇政府驻地正南偏西3公里处。古济水(原小清河故道)从村中穿过。东邻省道河辛路,西与博兴县毛道村相接,南与草桥南村相连,北与草刘村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草桥北村坐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乐安故城”遗址上,系“兵圣”孙武故里。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商代先民们就在此居住。西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至地节4年(公元前66年),黄河于馆陶、金堤决口,古乐安城毁败淹淤。汉代在旧城址又建新城。一直是郡县治所。隋文帝开皇3年(583年)移千乘(今草桥村)于广饶故城(今广饶县城)。但靳、薛、逯、蔺、张等姓仍在此居住。明初,杨、戴等姓迁此定居,共立村庄,并在古济水砍树做桩,割草铺面,架起草木桥,故村名“草桥”。民国25年县志载有“草桥镇”。1954年8月分为草北、草南两个行政村。1982年3月地名普查中改草北村为草桥北村。
村庄基本环境
草北村地貌总体为平地,没有大的高坡和洼地,地势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海拔7~8米之间。村西为红土,村西南为红沙混合土。至2013年底全村辖区总面积1.9平方公里,新村住宅占地325亩。草桥北村历史上为农业村,人民生活主要依靠农业种植。共有耕地1450亩,分布较集中,以种植粮食高粱、大豆为主,种植经济作物棉花为辅。2009年建设温室蔬菜大棚19个,占地110余亩,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菜椒等,年创产值200余万元。2009年,成立“兴民沼气农民专业合作社”,180户村民用上沼气。2010年,成立“草桥新星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村庄设施配套完善
近年来,草北村村“两委”不断提高整体战斗力和科技致富本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先后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宅基地审批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坚持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定时定点集中办公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以争创市级小康文明村为目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科技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如今,全村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推动了该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自创建工作以来,该村先后投资230多万元,硬化、绿化、美化了村内的所有大街小巷,设置宣传版面45块,安装路灯15盏,栽植国槐等树木4300余棵;粉刷沿街墙壁4500多平方米。为进一步服务群众,投资50余万元,建设了集医疗卫生服务、休闲娱乐、党员集中学习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宣传栏、科普栏;村文化大院设有群众健身活动场所,安装健身器材10件,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工程,投资62万元,实施了沼气池建设,目前,已有180多户建设了沼气池,安装了太阳能,进一步美化了庭院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同时,大力实施了集中供水工程,让每户家庭都喝上了健康水、放心水,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全乡春季绿化为契机,实施了围村绿化,共栽植银杏等各类树木800余棵,进一步美化了村内的环境。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
@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