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31 10:34:00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又一批学生走上军训场,这些大都是“99后”的中学生。他们迎来了很多生命的第一次,第一次打靶,第一次拉练,第一次踢正步,第一次军营里的联欢……就这么永久地留在记忆里了。军训,使每一个中学生都有一个兵的记忆。那尽管短暂,但却是刻骨铭心的军旅记忆。那些从军的日子,那些同甘共苦的同学,那些用青春脚步丈量的军旅路,都深深印在年轻的心中。
军训特写 “99后”走进绿色方阵
8月28日上午,市一中的操场上,高一新生身着绿色军装,头戴大檐帽,挺直地站立在操场上,步伐铿锵,军歌嘹亮。这便是一个军营,校园里,学生们的学习用具放置有序,公物摆放有条不紊,就连自行车也是清一色的“向右看齐”。
入秋后“秋老虎”发威,当天最高温度达到31摄氏度。不过,在骄阳下,学生们依然士气如虹,军姿严整,口号响亮。校方对于炎热的天气也做了充足的准备。队列旁水桶、水壶里面灌满了水,保证学生随时能喝上水。操课间隙,学生还能吃上雪糕之类的降暑物品。“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很不错,我们也认真观察每位同学的反应,一旦有不舒服现象,我们就立马叫停。”一位班主任介绍,现在军训的这批孩子大都是“99后”,体质、能力、适应力都表现得很不错。
每年的开学季,我市各大高中新生陆续开始军训。有些初中学生也选择性地进行了军训。军训被认为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军训一切按照部队的作息制度来执行,早操、整理内务、队列训练、唱军歌,学生每天早晨6点钟就要起床,白天要进行6个小时左右的训练,晚饭后还要进行队列训练和学唱军歌,一切都是“直线加方块”。
历史回顾 东营学校军训始终与时俱进
军训本身的历史鲜有人知道。8月28日,记者采访了原东营军分区军动科科长、现市法院纪检书记马建国。马建国见证了东营军训从初办到普及。马建国介绍,1983年9月,东营市三所学校成为军训试点学校。石油大学是全国大学军训试点学校,而胜利技校和广饶一中是全省军训试点学校。1984年,教育部门统一要求高中、中专设立军训课程。东营市其它的高中、中专便都开始联系教员进行军训。
当初,军训时间为两周到1个月不等。军训的内容主要以“强化国防观念”为指导思想,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战术动作、战术配合和野营拉练等。其中军事技能最为重点,包括队列、射击、投弹等内容,当时国家配发子弹,只有列为试点学校才有资格领取子弹,这一传统保留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军训实战性很强。比如说学习战术动作,其中就有匍匐前进动作,学习战术配合,就有掩护、伪装等专业战术。军训教员是严格挑选的,需要德才兼备。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四会”教员: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只有符合这个标准才能进行军训教学。
1985年以后,各地开始兴办少年军校。所谓少年军校是指从四五年级到初中的孩子参加军事训练,这也算是现在初中学生进行军训的前身。1993年,当时的东营军分区政委李养珍选择广饶县石村镇中心初中作为试点,成立了石村少年军校,这是东营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少年军校。马建国介绍,军训提高了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学生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自理能力提高,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
据广饶一中军训教官杨尊民介绍,军训这些年始终是与时俱进,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体验,强度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但是趣味性大大加强,中间穿插一些小活动、小游戏,同时也有一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还有文艺比赛等,时间上,中学基本是一周,大学基本是两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