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08:08:00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11月20日讯 “都是薏米,价格竟然差距这么大。”家住金水小区的李兰女士拨打本网热线反映,同样是薏米,药店和超市的价格竟相差一倍。
冬天来临,李兰的老毛病又犯了。“我的关节不太好,再加上没供暖的时候保暖没做好,关节非常疼,每晚用热水泡也不管用。”无奈之下,李兰去看了中医,除了开一些药品之外,医生建议她多吃些薏米,可以缓解关节疼痛,随后,李兰就在药店买了些薏米,6分钱一克,一斤30元。
没过几天,李兰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薏米的价格是15元/斤,仅是药店的一半。
11月19日,记者到药店和超市进行调查。在运河路一家药店,记者看到薏米分为两种,分别是0.06元/克、0.045元/克,即每斤30元和每斤22.5元。在东城某大型超市,记者看到,薏米的价格为17.8元/斤。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超市、药店除了薏米差距很大之外,菊花、枸杞、百合等食品,价格差距也非常大。
超市和药店销售的药食两用药材到底有啥区别?为啥药店销售的要贵一些呢?记者专门咨询了东营合德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虽然药食两用的药材,药店和超市都有销售,但是进货渠道不一样。
“药店是按照药品的渠道进的。”东城某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流程上要比食品复杂,比如说薏米,在进购的时候除了供货商的合法批发手续和发票之外,还要经过食药部门检测的合格报告。“在质量把关上,药品的检测肯定比食品严格。”
一位王姓药剂师告诉记者,像薏米这种药食两用的产品,其实和食品还是有区别的,药店里的经过炮制,所以“含金量”特别高。
这位药剂师说,比如说百合,食用的百合叶片要厚一些,药用的叶片小,而且味道微苦;山药,超市里卖的是各种新鲜的山药,药用的一般是干山药或者是经过炒制的,健脾功能会更好一些;山楂也是有区别的,药用的山楂有生山楂和焦山楂,焦山楂利于消化,生山楂可以活血,而超市销售的山楂可能仅重视口感;药店和超市卖的菊花也不一样,超市里通常是泡水喝的,多是杭白菊,药店里的菊花分为野菊花和普通菊花,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平常的菊花则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正因为这些不同,所以药食两用的产品在药店和超市的价格才会悬殊。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