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4 08:06:00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东城一家辅导班正在上课。
辅导班的“黄金时代”
在一间三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十几名学生在老师的领读下高声朗读着英语单词。墙上贴满了从这所辅导机构里走出去的优秀学生照片和各种励志标语。崭新的课桌,方便的饮水机,以及室内空调控制的适宜温度,都说明一种“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5年前,李文华放弃做学校代课老师的机会,开办了这所英语辅导班。5年的时间,从在小区地下室“开班”到有街面门头房的“正规军”,李文华说自己赶上了辅导班的“黄金时代”。
“现在,各大小区还有许多人在地下室或车库办班,情况也很好,他们有自己的生源。”李文华说,只要努力教出成绩,有了一定的口碑,“就能干起来”。李文华的言谈举止带有创业者的自豪,不过他说“自己心里也有数”:“在东营,许多正规高端的培训机构,一对一辅导,一个课时就二三百块钱,相对于这些机构,我还差得很远。”
据了解,东营市区几乎每个学校附近,都至少有十几家“或明或暗”的辅导机构。而在各大商业区的高端写字楼上也都有培训机构醒目的招生广告。
如此火爆的课外补习市场背后是庞大的社会需求。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崔志刚,自从上三年级开始,父亲崔新明就给他报了辅导班。“现在的好学生几乎都上辅导班,很多好学生会提前学习高一年级的知识,这是个趋势。”崔志刚在班里属于上游学生,但崔新明丝毫不敢放松。
记者在市实验中学附近随机采访了4名初中学生,4人均表示周末去辅导班上课,一名学生甚至语数外三科都要补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学校不会参与这种社会性的教育培训,但辅导班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的大班教育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跟上老师的节奏,因为学生有升学压力,所以没有跟上节奏的学生必然要到校外补习。”
到哪里读辅导班是个问题
有需求,也有市场,但是需求和市场怎样搭配得完美却是个巨大的难题。
目前,辅导市场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小班上课”、“个性化教学”、“心理测试”、“名师授课”,噱头一个比一个多。李文华对英语辅导教学市场有很多看法:“什么‘一堂课学会怎样写满分作文’,‘7天掌握初中所有词汇’,到处都是这种说法,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事,但这种说法却满天飞。”
李文华虽然表示不满,但他的广告宣传语中却也有“2012年押中中考英语作文”的说法。
如此喧嚣的市场,自然对家长造成很多困惑。“我们家长之间会经常沟通,但还是有家长上当受骗。”崔新明说,一些辅导班会让家长签一份“保分协议”,成绩不提高,就退款,但是里面却有要认真完成作业等内容来规避责任。“辅导机构越做保证,现在我越不敢信。”崔新明说。和多个辅导班打过交道的崔新明谈起自己的经验:“最好跟班里优秀的学生上同一个辅导班,他们对辅导老师的选择要求很高。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孩子和老师能够有效沟通,毕竟孩子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在辅导班里消逝的童年
崔新明的说法不一定全对,孩子的感受很重要但也很复杂。他的儿子崔志刚对于自己读辅导班的感受,表示没什么好说的,就那样。
和崔志刚一样,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去辅导班上课,一直读到高中,他们很“适应”这种节奏。“孩子们来到这里除了学习,还可以在一起玩耍,在这里找到朋友和伙伴。”李文华说,自己除了教学之外,还会和孩子聊天、谈心,“他们很多不会对家长说的话,会对我说”。
崔志刚每个周六都会骑着自行车喊上自己的同学去“上课”,这已经是常态。不过,偶尔他也会“装病”,不想上学。“看着他上学真是很累,怪可怜的,我就帮他请次假,让他在家玩一天,通常他要拼命地玩电脑。”崔新明感叹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我上学那会儿,夏天去河里洗澡,冬天到河上溜冰,天天玩,不像他们,不过还是有知识好,等他们上完大学有个好工作,就好了。”
情况并非这么简单。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14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高达727万,大量大学生毕业半年仍无工作。
对于崔新明“替孩子喊累”的直观感受,网上有一个流行的学术概念来形容这些负荷过重孩子的生活:消逝的童年。意指单调乏味的书本知识代替了生活和自然对儿童的教化,童年提前消亡。据这一概念的原创者尼尔·波兹曼指出: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成人后,之前被压制的儿童心理会再次从潜意识中出现,结果是成人儿童化,他们不想长大,不想负担成年人的责任。
不过,崔新明对此表示:像我这种童年“内容很丰富”的也没有做出太大的成绩,我儿子现在学习比我当年强多了,以后肯定“青出于蓝胜于蓝”。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