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1 08:23:00 来源:东营网 我要评论
“一机双井”显神功
西五路高架桥下,营11丛式井组里有一架两口井并一口井的抽油机,屹立在那里。那就是魏斌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研发出来的“双井节能抽油井”,也是因为它,魏斌获得了胜利油田第七届“科技英才”金奖。
说到这口井,魏斌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可是魏斌及团队一起辛勤研究的成果。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机一井,仿佛是理所应当的。而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单井机效率低、成本大,而且能源损耗严重的缺点日渐凸显。魏斌看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研究,是否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让抽油机得到高效、节能的综合利用。“在整个油田系统,用电成本占到采油成本的1/3,抽油机耗电占油井年总耗电量的59%以上,而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我们就想试试。”
就这样,该项目从2009年1月开始立项攻关,到2011年4月,中石化集团公司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成果鉴定,一致认定: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双井抽油机已在现场应用18个井组36口井,平均节电率达40%以上,年节电达到114.85万度,已累计节电451.2万度,减少抽油机投资近百万元,为油田的节能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这个技术,我们已经在双井机成熟应用的基础上,展开一机四井研制,只用一台电动机,通过一种传动装置,带动4口井往复抽动,实现四口井的抽油目的。等到技术成熟后,我们还要实现丛式井组多井抽油系统工厂化、采修系统工厂化以及生产管理系统工厂化等等,将丛式井组的节能降耗发挥到极致。”魏斌告诉记者。
他是节能“科技英才”
自1983年,魏斌从采油工程专业毕业,来到采油院工作至今,亲眼目睹了油田三十余年来的发展。从2006年起,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油田石油开采已经达到一定的先进程度,国家都倡导可持续发展,全国的油田都在响应,我能不能在科技上帮助咱胜利油田节能呢?”于是,他看到国外的带压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引进成本太高的缺点后,便开始着手研究属于自己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截至目前,魏斌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已有二十余件科研成果经过验收并获得国家专利。
其实,他最自豪的,要数他2006年开始研制的“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之前油田每年需要压井或溢流作业的井有2700口,这些作业井90%以上需要放压作业。一般情况下放溢流时间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溢流量少则几百立方米,多的达数千立方米,不仅会导致地层注水能量严重损失,还会造成地层及地面污染,这是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7年和2008年,他的研究想法陆续成为管理局和中石化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成为了鼓舞魏斌及其团队前进的动力,他们为尽快研制出带压作业井口设备昼夜工作。终于在五年后的2012年,他们针对油田常用的18m、21m高度的作业井架和施工动力,配套研制了耐压5Mpa、10Mpa、14Mpa三种不同压力级别的带压作业井口设备和施工工艺,并荣获中石化技术发明二等奖。
现在的魏斌,继续致力于采油节能项目的研究。能让采油作业减少能耗量的碳纤维抽油杆,减少人力资源的机械化修井作业装置,能发挥更强潜能的抽油机超长冲程……“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希望能够让采油作业的现有设备发挥更大的潜能,今后也会努力做出更好的设备和技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