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2 07:47:00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1月12日讯 垃圾坑变成文化广场,是很多村民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如今,薄村文化广场上每天都聚集着很多跳健身舞的村民。领舞的陈玉玲家就在广场东侧,“没想到这个地方变得这么好了。以前,这里就是个大垃圾坑,特别到夏天恶臭熏天,蚊子乱飞乱窜,我们在家里不出门都受不了。”
多年来,薄村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广场,看着周边村子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健身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多彩,薄村村民羡慕不已。村支书薄遵友告诉记者:“垃圾场脏乱问题,周边群众经常反映,但由于面积大、清理费用高,并且清理完卫生也难保持长久,将垃圾坑改建成文化广场,还真是办到了群众心坎上。”今年,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薄村筹措资金20余万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高标准文化广场,还配备了乒乓球台、石桌、石凳等各种健身器材和设施。垃圾坑变成文化广场,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改善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孩子们都在外工作,有时回家看我们,赶上天不好车就得停在离家很远的地方,现在好了,能直接开到家门口。”由于以前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尤其是雨后泥泞不堪,今年已82岁高龄的董树亭轻易不出门。如今,薄村群众已完全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苦日子。
薄村是养殖运输专业村,村里有各类养殖专业户38户。路不好走,养殖户购买饲料总要比别人多花费一些,卖出的农产品总要便宜一些,“多年来吃了不少亏,现在道路通了,百业也兴了。”在驻村工作组帮扶下,今年薄村多方筹资100余万元实施了村路建设项目,共修建4至5米宽的水泥路2000多米,通到了群众家家户户门口。薄村“致富路”的顺利竣工,彻底解决了村民的行路难问题,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小树苗都是我们村集体今年新种的,过几年后,每棵能卖到300至400元。”提到集体经济破壳时,薄遵友介绍,“地都是原来闲置的,别看面积小、零散,但是累加起来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村集体增收对广大农村来说,是普遍存在的难题,没有工业项目,基本都要靠收取集体土地承包费,薄村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该村对村里的边角地、废旧坑塘等进行整修,去年,薄村统一种上了2000多棵白蜡树苗,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村集体带来一份收入。为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薄村正在推进实施低产田流转改造项目。“这些土地约有400亩,由于条件差,几十元一亩的价格都没人愿意承包,利用效率很低。我们计划流转过来,开发鱼塘和台田,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薄遵友对这一项目颇为看好。伴随着健身文化广场落成、乡村道路修建、乡村绿化工程的稳步推进,昔日落后的薄村已成为利津县“美丽乡村”的一张新名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