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集赞活动猫腻多 见到“免费午餐”别着急求赞

2016-03-24 08:17:00    作者: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微信;免费午餐;微商;免费领取;吐槽
[提要]记者对朋友圈集赞式营销进行了调查,发现集赞活动成为许多商家“不花钱赚吆喝”的阵地,不兑现承诺时有发生。一些商家不是真心送礼品,而是利用虚假的集赞活动提升知名度,严重破坏了社会的诚信体系。

  “朋友圈第一条,帮我点个赞吧!”许多市民经常收到微信好友群发的求点赞的信息。打开朋友圈,被同一商家举办的同一集赞活动刷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清一色的全是集赞活动,这些人也因此被称为“集赞狂人”。有人求赞,有人点赞,但时间一长,频繁的求赞让朋友们有些吃不消。而微信集赞是否真能得到商家承诺的礼品或服务呢?记者对朋友圈集赞式营销进行了调查,发现集赞活动成为许多商家“不花钱赚吆喝”的阵地,不兑现承诺时有发生。

  集赞就有免费礼品送?“免费午餐”不容易吃

  “东营朋友圈疯了!免费送3000套青花瓷四件套。”这两天,我市一家婚纱影楼的微信公众号推送集赞领礼品活动。消息称只要在活动期间将链接分享至朋友圈集满18个赞,即可免费领取国粹品牌青花瓷四件套。活动日期为3月23日-3月27日。并承诺本次活动一切免费且真实有效。一时间,该集赞微信就刷爆不少市民的朋友圈。

  当前,大到免费出国旅游、品牌手表,小到家居用品、蛋糕甜点等生活用品,只需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邀请好友来点赞,希望能捡到“天上掉下的馅饼”。抱着试一试态度的市民争相转发求赞,成为大家口中的“集赞狂人”。

  在最初集赞活动出现的时候,市民以为只要满足条件,卖家承诺的东西就一定得到。但记者调查发现,好不容易集满规定的“赞”,乘兴而至、败兴而归,碰了一鼻子灰的也大有人在。上述集赞活动在开始首日,许多集满赞的市民便被商家告知:“今天已经领完了,明天再来吧。”此说法引起了参与活动者的普遍质疑,参加活动的小王告诉记者:“他们也不公示名单,说没有就没有了,可信度很低,昨天有朋友打电话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许多受访者都有集赞后,被商家以名额已满等理由拒绝的经历;也有的商家虽然兑现承诺,但所送的礼品为劣质品,跟描述不符,让许多市民很受伤;还有的商家因集赞市民太多,无力承受,只兑现了一部分……总之,微信集赞的“免费午餐”不是那么容易就吃到的。

  据了解,微信集赞活动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想要礼品和点赞者的关注,从而形成巨大的广告聚合效应。因而成为许多商家尤其是小商家的青睐。在消费者热情的转发、求赞、点赞中,赚足了吆喝。

  虽然早在2014年6月,微信官方平台就已经叫停了公众号“集赞”送好礼的活动,一发现推送集赞广告的认证商家将进行封号处理,但是在实体店销售当中,集赞送礼物活动仍方兴未艾。

  天天帮点赞,友情很受伤

  “我每天都收到好多朋友群发的求赞信息,最多的一次,是一个西餐厅的点赞免费吃牛排大餐的活动,那一天就应朋友的要求点了20多个赞。面对那些集赞党,真想屏蔽他们,又碍于情面下不去手。现在的集赞活动真真假假的,很难辨认。”工作了一年半的王菊告诉记者。“平时微信上一句话都没说过,如果收到他们的信息,要么是做了微商,要么是求赞,有的时候工作忙,没顾上看微信,他们便会再发消息催促你。”白领任琴琴吐槽道。随着点赞活动铺天盖地地涌来,面对每天大量的求赞信息,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成了一种负担”,而且普遍认为虽然碍于情面一般都会帮忙,但长此以往,会影响同学、朋友的感情。

  微信朋友圈从一个展示各自生活、分享信息的圈子迅速成为一个微商和各种点赞领礼品、拆礼盒等活动的聚集地。被太多重复的信息霸屏,势必会让朋友圈失去应有之义。

  动动手指、点个赞本没有什么费事的,但有时,虚假的集赞活动还会连累朋友圈的其他朋友。近年来,微信朋友圈集赞领奖品已逐渐发展成商家营销推广的一种低成本手段。但是在许多“免费”的幌子下,其实暗藏诸多诈骗、套取个人信息等阴谋。

  “那家店其实并不是真正免费送东西。微信点赞集齐99就送品牌化妆品一套,到店后却要买够388才能送。跟微信里说的点赞就赠送并不一样,提醒大家抵制无良商家。”一名网友吐槽。

  集赞需谨慎,留证据好维权

  记者调查发现,集赞领奖活动中的确有不少货真价实的商家为了推广产品,利用点赞聚拢人气。大部分正规的实体店一般都注重信誉,不会轻易做出不兑现承诺以致自损名誉的糊涂事儿。但也有一些想赚眼前利益的实体店和网络集赞活动却成了不兑现承诺的重灾区,轻则浪费大家感情,重则侵犯消费者权益。商家利用统计信息、邮寄奖品、登记获奖信息等手段骗取个人真实信息。这也往往成了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新型工具。

  同时,一些商家不是真心送礼品,而是利用虚假的集赞活动提升知名度,严重破坏了社会的诚信体系。

  为此,记者咨询了天地恒事务所的杨秀强律师,他告诉记者:“商家推出朋友圈点赞送礼品活动属于附条件的赠与行为。消费者在履行了集赞的义务后,商家就有义务向消费者兑现所承诺的赠与物品,否则就属于欺诈。但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朋友圈集赞而商家不履行赠与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理规定或司法解释。”

  工商局12315消费者权益热线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参加点赞活动要谨慎,集齐“赞”后,要通过截图等形式保留证据,一旦对方拒不兑现承诺,可凭此证据维权。同时消费者也要对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活动保持警惕,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