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客 大学生回乡创业建起“屋顶发电站”

2016-03-24 08:21:00    作者:李晓琳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张荣新;回乡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90后
[提要]为了回报乡邻,从利津农村走出的“90后”大学生张荣新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成立东营市晖和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农民在自家屋顶或庭院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增加收入。2015年6月至今,为了节约资金,张荣新自建自修了基本设施,在利津县陈庄镇附近城镇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向村民普及太阳能发电知识。

    为了回报乡邻,从利津农村走出的“90后”大学生张荣新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成立东营市晖和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农民在自家屋顶或庭院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增加收入。

  按照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精准扶贫的政策,农民每发一度电,都能享受国家给予的0.42元补贴,发出来的电不仅可供自家免费使用,还可输送给国家电网并获得收入。目前,利津县已有20多户村民、3个贫困村跟随张荣新“自主创业”,实现增收30多万元。

  “90后”小伙 

  毕业后返乡创业 

  张荣新出生于1991年,老家利津县陈庄镇二选村,是山东建筑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毕业一年之后,他放弃了当时待遇优渥的总经理助理工作,辞职回农村老家创业,这个举动当时震惊了不少人。

  “我是在利津农村长大的,毕业之后总觉得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张荣新说,他的专业就是研究光电,大学期间他就发现国家正逐步加大环保力度,新能源行业将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的政策,精准扶贫政策中也明确提到了“光伏扶贫”,这都让张荣新梦想用所学专业帮助家乡村民致富的愿望得以实现。

  2015年6月,张荣新辞职回乡创办东营市晖和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为农村家庭建立庭院式光伏电站提供咨询、设计、安装服务,帮助偏远无电地区设计、安装电站,不到一年,张荣新的公司已吸纳应届毕生、退伍军人和农民工等11人就业,带动20多户农民“自主创业”。

  帮助农民建起 

  “庭院式发电站” 

  2015年6月至今,为了节约资金,张荣新自建自修了基本设施,在利津县陈庄镇附近城镇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向村民普及太阳能发电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陈庄镇六百步村村民刘树胜找到了张荣新。刘树胜在电视上看到过农村建太阳能电站能创收的新闻,一直有这个想法,但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张荣新的出现正好让他找到了门路。在张荣新帮助下,刘树胜成功办理了建站并网手续,在自家院子建起了10千瓦的电站。这个电站基本不需要维护,且按照国家政策,刘树胜的电站每发一度电就能领到0.42元国家补贴,发的电可以供自家使用,用不完的电可通过并网线路直接输入国家电网,由供电公司直接支付报酬,年收入能达到14000元。刘树胜说:“没想到在家里建个电站,晒着太阳就能赚钱,还不耽误我种地!”不到一年时间,张荣新先后帮助利津县陈庄镇、盐窝镇的3个村建设了村集体光伏发电站,20多户村民找到了创业门路,每户农家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多元,共计实现增收30多万元。目前,陈庄镇崔东村、淤西村也在张荣新帮助下建设光伏发电站。今年3月份,张荣新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业者”,他的公司也被列为利津县重点扶持企业。 (记者 李晓琳 实习生 刘梦璐)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