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8 08:25: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过春节花钱最多的不是买衣服、买肉菜,而是一家三口出国游。”海河小区居民王立勇告诉记者,家里现在的消费支出结构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随着钱袋子越来越鼓,东营人对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升级,5年时间内,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5%,农民恩格尔系数降了11.1%。
3月24日,市统计局发布信息,全市限上消费品市场零售额56.45亿元。包括居民消费需求升级,2016年前两个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呈现诸多新特点。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东营居民消费需求正从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变,从侧重数量型消费向侧重质量型消费过渡,居民消费正趋向于更加重视安全、环保,更加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商品。
消费需求升级
上网花钱多了
进入2016年,在前两个月内,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延续增长趋势。一个新特点就是,食品支出越来越低,消费需求升级。从恩格尔系数上可以看出,2011年东营城镇恩格尔系数29.1%,农村35.2%;到了2015年底,农村和城镇恩格尔系数都降到了24.1%。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城镇居民的效应,体现在了消费上。今年前2个月,乡村限上市场零售额1.84亿元,同比增长9.4%;城镇市场零售额54.61亿元,同比下降4.6%。
批发、餐饮业继续回暖。其中,限上批发业零售额7.09亿元,同比增长9.5%;餐饮业零售额2.49亿元,增长5.3%。
“各领风骚一两年”。进入2016年,新的热销产品出现,往年热销商品降温。全市限上市场23类商品类别中有12类商品消费下降,降幅最大的5类商品是金银珠宝类、家具类、石油及制品类、书报杂志类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在2016年前两个月,全市消费市场新业态、“互联网+”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内,全市通过互联网开展销售业务的限上贸易企业已有19家,淘东营、金钊源等O2O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快速发展,线上购物,线下仓储、配送、售后等功能日趋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不断有新突破,入驻企业已达60家。全市现有城市商业综合体4家,在建2家。贸易连锁企业22家,门店总数达431家,比去年增加76家。
汽车、家电等
传统消费热点降温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消费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汽车、家电类等传统消费热点告别火热,开始降温。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71亿元,同比下降5.2%。家电类商品零售额1.57亿元,同比下降8.7%。据介绍,消费政策退出、市场有效需求饱和等因素,导致了汽车、家电类商品明显降温。
网购抢了传统实体店的蛋糕,是又一个明显的问题,这导致大型商超经营形势出现下滑。今年1—2月份,中心城区8家大型商超共实现零售额13.59亿元,同比下降6.1%。其中服装类和日用百货类商品下降最为明显。据调查,消费方式转变下,居民购物有了更多选择,电子商务、商业综合体等发展如火如荼,严重分流了传统实体店的消费群体。
此外,油品零售额下滑,正逐渐拉低限上零售额的增加。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持续走低和小规模加油站分流限上加油站销售量影响,全市限上成品油零售额大幅下滑。今年1-2月份,全市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8.46亿元,同比下降12.5%。
四利好因素助
一季度消费增速保8.5%
尽管有些方面消费降温,但市统计局工作人员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市消费领域的利好因素仍然较多。
其一,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推动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六个消费升级重点领域,这将对全市消费市场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互联网+”创业的带动,以京东、淘宝等为依托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将是拉动我市批发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近年来,全市着力打造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亮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带动全市消费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力量。
而且,在国家扩大总需求去产能去库存政策的作用下,我市房地产等行业将逐渐回暖,带动相关类行业增速回升。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分析称,2016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8.5%左右。(记者 张小杰 见习记者 任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