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老人摔倒昏厥 东营广饶四少年及时救人默默离开

2016-03-28 09:24:00    作者: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王俊涛;老人;学生;感谢信;少年
[提要]上学路上救了人,他们却没把这事儿告诉任何人,直到一封感谢信才让这四名学生“浮出水面”。“我爷爷摔倒被人扶,老人摔倒我也要扶”3月25日下午,在广饶英才学校初中部的接待室里,记者见到了宋宇健、王俊涛、李承鹏、赵文喆。

  上学路上救了人,他们却没把这事儿告诉任何人,直到一封感谢信才让这四名学生“浮出水面”。1月22日,广饶县英才学校收到了一份大红纸印刷的“感谢信”。送信的是家住广饶县城乐民小区的项立国及其母亲,他们要感谢的是英才学校的四名学生。这四名学生在寒冷的雪天里救助了跌倒老人,让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被救的老人正是项立国的父亲。这四位“英才少年”近日也被作为东营的好人典型推广至全省。

  

  王俊涛、李承鹏、宋宇健、赵文喆(从左至右),四名英才好少年。 本报记者 郑美芹 摄

  市民送来感谢信,救人学生“浮出水面”

    “广饶英才学校:2016年1月17日,我父亲从乐民小区一期到二期途中,骑三轮车行至学校对面绿轴时,因雪天路滑加低血糖等身体原因摔倒在地,将头部严重摔伤出血,我父亲昏迷。就在这危急时刻,贵校四名九年级学生见到后马上停下救助。其中宋宇健同学借路人手机打120及时报警,而且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同学们不顾天气寒冷,天降大雪,迅速将自己的羽绒服为我父亲包裹取暖。同学们一直守护至救护车到来,将我父亲抬上救护车才离开。”1月22日,项立国和母亲冒着大雪赶到学校,将一封感谢信交到学校领导手中,并当面对救人的四名学生表示了感谢。“幸亏宋宇健、王俊涛、赵文喆、李承鹏四名同学。由于救助及时,现我父亲转危为安,已无大碍。代表全家对四位同学表示万分感谢。”项先生在表扬信里写道。广饶英才学校刘峰副校长表示,对于此事,王俊涛等四人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当天项先生来送感谢信。项先生的感谢信让宋宇健等四名学生大雪中救人的事迹在全校甚至是县城传扬开来,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讨论他们,都在为这四个少年点赞。

    少年脱下羽绒服,帮摔倒老人取暖

    事情发生在1月17日下午,连日的降雪让地面有些湿滑,雪花依然在飘,寒风阵阵,路上并没有多少行人。因为下午要上课,王俊涛和赵文喆冒着严寒往学校走。就在快到学校门口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同样去学校上课的宋宇健,宋宇健站在雪地里神情有些焦虑,王俊涛和赵文喆赶忙上前,看到一位老人躺在雪地里,用帽子挡着自己的脸,头下面流了很多血,耳朵上的助听器也掉了出来,老人旁边一辆三轮车停在路边。王俊涛等意识到老人很可能因为路滑摔倒在地,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后果很严重。宋宇健赶忙向路人借了手机,拨通了急救中心的电话,“在英才学校门口有一位老人摔倒了,请尽快派救护车来。”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李承鹏也加入到了救助的行列之中。四个人将老人围在中间,尽量为老人遮挡刺骨的寒风,“我们把羽绒服给爷爷盖上吧,能让他暖和一些。”王俊涛说,他话音刚落,四个人便将身上的羽绒服脱下来盖到了老人身上。脱下羽绒服之后,四个人身上只剩下单衣,虽然寒风不住地往身上吹,但他们四个人的心中却是暖暖的。直到救护车到来,十多分钟的时间里,路边有人驻足围观,但并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有人拿着手机拍张照又迅速地离开了。救护车来到之后,王俊涛等4人帮着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之后迅速地离开了,四个人平静地回到教室,并没有和任何人提起,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我爷爷摔倒被人扶,老人摔倒我也要扶”

    3月25日下午,在广饶英才学校初中部的接待室里,记者见到了宋宇健、王俊涛、李承鹏、赵文喆。除了王俊涛比较健谈之外,其余三人都有些腼腆。对于他们四个人来说,1月17日下午,他们只是做了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没有什么好值得称道的。救完人回到学校之后,他们四人并没和同学、老师说起过这件事。回到家里,他们也只是向家长简单地说了一下救人这事。“因为我觉得这太正常不过了。”王俊涛腼腆地说。在问到救人的场景时,四个人在半分钟的沉默之后,王俊涛先开了口说,“网上经常看到关于‘扶不扶’的新闻和讨论,我们从来没有那么多顾虑。老人摔倒了就应该去扶,别人遇到困难就应该伸出援手,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当被问到会不会担心被讹的时候,王俊涛说:“为什么会那么想呢?我爷爷曾经遇到摔倒被人扶的情况,我们家人从内心感谢伸出援手的人,我相信别人也会这么想。”

    养正文化显内涵,立德树人绽芬芳

    据了解,近几年在全国和谐德育年会上,广饶英才学校把“养正教育”经验推向全国。刘峰介绍,在建设育人无痕的养正文化时,他们主要采取“正面灌输,环境浸润,榜样引导,活动体验,赏识激励,规范约束”的方法。以“良习培养”为重点,以“养正文化”为目标,学校开展每月都有主题、每周都有活动的养正教育体系,“班团队会上定良习,人文课上学良习,美术课上画良习,音乐课上唱良习,学习生活行良习,师生携手评良习,优秀班级示良习,班级设立‘坏习惯垃圾箱’,家校开展‘大手牵小手一起找陋习’,组织‘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等,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构筑英才师生共同的精神高地。”刘峰说。刘峰说,学校在得知四名学生做的这件好事后,为了发挥正能量,将表扬信分别在教学楼里逐一展示,让学生们都向他们学习,“不仅如此,还在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面对全校师生给予四个学生高度的表扬,希望在校生以此为榜样,再接再厉。”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