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2 08:23: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坐落在农家小院的民俗博物馆正门。
面积500平方米的展厅,陈列着提水的辘轳、织布的纺车、耕地的木犁等800多件农耕民俗物品……在广饶县乐安街道石村村小清河北岸,坐落着一座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广饶县农耕民俗文化记忆馆,它的创办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名叫张金科。张金科从年轻时就喜欢收藏,尤其是喜欢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老物件,这800多件老物件,是他用30多年的时间搜集来的。张金科自建的民俗馆是我市首家以展示农耕文化为重要内容的农耕民俗文化记忆馆,自去年11月份开馆以来,已经有近万人参观。他说,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中华文化的根。
民俗馆有点像百年前的乡村农舍
张金科的民俗馆坐落在广饶县乐安街道石村村一座农家小院里,经过精心的装修和布局,民俗馆独具风格。因张金科经营的农产品为“玉食村”品牌系列,张金科也将民俗馆取名为“玉食村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在广饶县民政局注册后被正式命名为广饶县农耕民俗文化记忆馆。穿过民俗馆的大门走进馆内,仿佛瞬间来到百年前的乡村农舍。挑水的扁担、耕地的木犁、织布的纺织机、提取井水的辘轳,还有各种农忙时节的木制工具……一件件已经被淘汰的旧时农具既承载着记忆,也记录着农耕生活的变迁。
在提水的辘轳旁,张金科示范以前人们怎么打水。
整个民俗馆展厅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展出的800多件实物都是张金科利用30多年的时间征集收藏的农耕民俗物品。这些老物件经过岁月的洗礼,尽管有些已经表面斑驳,棱角磨损,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录者。除了这些老物件,民俗馆周边还建有特色农家乐、果园采摘、石磨香油作坊展示、农耕劳作体验区和乡土歌唱大舞台,供参观者游玩体验。“参观者来了之后,不光能看老物件,还能亲自下地体验,比方说推着木犁犁地,挑着扁担在院子里挑水等。”这种集老物件展示和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农家乐模式,也是张金科的一种创新。
民俗馆里的农耕劳作农具。
旧式的木制推车。
张金科介绍,自从去年11月份展馆开馆以来,民俗馆已举办各类展示展览活动三十多场,接待参观者近万人次,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亲自担任讲解员。对于每个老物件的布局和设置,他都经过了仔细的考量,这800多件老物件共分为纺织用品区、民俗用品区、农耕劳作区,每个区陈列着不同的农具和民俗物品,对一些农具,张金科还专门用砖石进行了隔离,并铺上沙土,将农具放在上面,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劳作场景。
自费建展馆让更多人了解民俗文化
今年58岁的张金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这些收藏的老物件中,就能看出他对农村、对农民、对故乡的那种深深的情谊。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收藏各种老物件。收藏农耕民俗物品不仅因为自己的农民身份,也是因为以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容易接触到这些物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金科开始经营农作物种子生意,并挖到了农业经营的第一桶金。“那时候,经常跟农户们打交道,到谁家看到有这种被淘汰不用的老物件,就跟人家淘换,要不就拿种子钱跟人家兑换,这么多年下来,就积攒了很多。”
慢慢地,随着接触的民俗物品越来越多,张金科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收藏,他意识到应该让这些老物件发挥更大的价值,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于是,从2013年开始,张金科就有了筹备展馆的想法,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投资300万元,经过精心的装修、整理和布局,民俗馆终于于去年落成。
村里有了民俗博物馆,对当地人来讲,是一件稀罕事儿。自从展馆开馆后,村民们经常到他这里来转转玩玩,甚至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同村村民吴树庆说道:“通过他这里展示的东西,年轻人能了解到以前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能记住农耕历史,了解祖辈父辈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官民合力留住“乡愁” 我市已有33个村建立历史文化展馆
张金科作为我市首个以民间力量建展馆的代表,给我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入了新的力量。东营市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尽管我市有不少特色的文化馆,但像这种以展示农耕文化为主题,并且汇集了农家乐、农耕劳作体验区的综合性展馆,张金科的民俗馆是独家。
事实上,除了民间力量的参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政府也在积极做着努力和大量的工作。2014年开始,我省相继组织实施了“乡村记忆工程”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让历史以更加具体的面貌和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今年3月,东营市文广新局又印发了《东营市乡村历史文化展馆(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农村基层建设历史文化展馆(室),全市选取100个村、50个城市社区进行试点,到2017年10月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历史文化展馆(室)或历史文化长廊(墙),建成后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3个乡镇(街道)、33个村(社区)的历史文化展馆(室)建设,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张金科作为其中的民间参与者,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接下来还要对民俗馆进行进一步的整修,争取给每件物品贴上展板介绍,并将村庄发展史搬进民俗馆,延续村庄历史,留住乡村记忆。 (记者 李长莲)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