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遗体捐献纪念碑落成 12名捐献者碑上留名

2016-10-28 17:20:00    作者:李江峰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遗体捐献;纪念碑;落成;12名;捐献者;碑上;留名
[提要]28日上午,东营市遗体捐献纪念碑落成仪式在永安陵园举行。山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全太,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刘美华等领导、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代表各县区红十字会、志愿者代表、医务工作者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落成仪式,并向纪念碑敬献鲜花。

大众网东营10月28日讯(记者 李江峰)28日上午,东营市遗体捐献纪念碑落成仪式在永安陵园举行。山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全太,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刘美华等领导、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代表各县区红十字会、志愿者代表、医务工作者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落成仪式,并向纪念碑敬献鲜花。

  “遗体捐献,精神共天地永驻;无语良师,爱心与日月同辉。无论性别与年龄,无论卓异与凡俗,你们都是传道授业的无语良师……”

  当天上午,记者在永安陵园内看到,纪念碑位于永安陵园西北侧,由一块主碑和四块副碑组成,主碑正面刻有红十字会会徽,背面刻有“黄河尾闾,缔造广袤平原;渤海之滨,天有人杰地灵”等碑文。副碑位于主碑右侧,刻有我市已捐献遗体(器官)的12位志愿者的姓名。

    据悉,目前,我省已建成捐献纪念碑8处、室内捐献文化馆2所。东营市遗体捐献纪念碑纪念碑由山东省红十字会、东营市红十字会和东营市永安陵园共同建设,向全社会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纪念碑的落成,为当地捐献者的亲属提供了缅怀和悼念亲人的场所,给捐献者家人带来精神安慰和情感依托,也表达了社会对捐献者的尊重,颂扬了捐献者的高尚行为和奉献精神,促使更多的人认识、理解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感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遗体器官捐献事业。

山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全太在讲话中指出,遗体器官捐献是造福人类的高尚行为,对促进医学研究、维护生命健康、引导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最早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各级红十字会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动员,推动建立捐献工作体系,山东省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报名登记和成功捐献数量迅速增加。截至目前,全省遗体捐献登记报名7902人,实现捐献1236例,角膜捐献登记报名6267人,实现捐献903例,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报名3400人,实现捐献722例,为普及关爱生命理念、推进移风易俗、挽救患者生命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东营市红十字会自2004年6月收到第一例遗体捐献登记申请,截至目前,办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的共有97人,角膜捐献登记的115人,器官捐献登记84人,已实现遗体捐献者6人,角膜捐献者8人。生命是美好而短暂的,遗体(器官)志愿捐献者在生命行将终结时,仍为人类和世界作出最后的奉献,他们的生命和精神也因此而永恒。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