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现有大闸蟹育苗企业1家 育苗水体5000方

2016-11-17 14:5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大闸蟹 黄河口 大眼幼体 水中基础 一水两用
[提要]近期,我局组织专人对我区黄河口大闸蟹育苗、养殖、销售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大众网东营11月17日讯 河蟹在黄河口地区被称为黄河口大闸蟹,作为名贵淡水产品,在海河交汇的独特生态环境下,使其成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优质水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不断膨胀,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华北地区大闸蟹的主产区。黄河口大闸蟹跻身“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蝉联“中国十大名蟹”,品牌价值达16.3亿元,荣获第十届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垦利区永安镇被评为“中国大闸蟹之乡”。同时,黄河口大闸蟹已获得农业部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垦利区也成为国家级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示范县,被评为“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

  近期,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育苗、养殖、销售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育苗情况

  垦利区现有大闸蟹育苗企业1家,育苗水体5000方,年可繁育大闸蟹大眼幼体1000多公斤。近年来,我区利用黄河三角洲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了“黄河口大闸蟹提纯复壮”项目和“黄河口大闸蟹种质”工程,确保了黄河口大闸蟹种质的稳定和提升,垦利县惠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成了省级黄河口大闸蟹原种场。

  (二)养殖情况

  今年全区黄河口大闸蟹养殖面积5.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5万亩,水库养殖面积4万亩。大多数养殖户以一家一户的粗放式养殖为主,单位产量低,效益差。长期以来,受全区土地宽泛,池塘承包费用较低、养殖风险及群众小农意识的影响,养殖户不愿尝试养殖新模式,一贯沿用落后的养殖模式,主要投喂麸皮、豆粕、玉米等低值饵料,很少投喂鲜鱼虾、配合饲料等高蛋白饵料,造成规格与产量与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的局面。我区近几年大闸蟹池塘养殖模式主要是实行反季节销售(即经过秋季雌雄分池,集中育肥,翌年春天投放市场),扣蟹苗种放苗一般在5月初,这样就缩短了生长周期,使我区黄河口大闸蟹生长周期本来就比南方短的现实情况更加严重。为改善当前的养殖现状,垦利区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提高大闸蟹产量和规格。2016年引导山东黄河口大闸蟹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东营恒盛农业公司与江苏客商合作,分别在蓝湖度假区、畜牧示范区开展黄河口大闸蟹标准化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实行大池塘养殖,主要采取“围堤、提水、种草、套混、精养”技术,大规格大闸蟹养殖均取得成功,当年实现亩产达到150斤,规格在2.5两以上,亩产值8000元,亩效益4000元。

  (三)销售情况

  大闸蟹的销售方式今年出现多样化趋势,一是实体店销售。我区黄河口大闸蟹销售实体店有50多家,大多集中在永安镇新博路两侧和垦利县前程水产品批发市场。二是网络销售。现在网络平台也成为黄河口大闸蟹重要的销售渠道,销量约占到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山东黄河口水产有限公司的大闸蟹登上了京东东营馆、顺丰优选、淘宝、央视网以及一些农村电商平台。景明水产在天猫、淘宝、顺丰优选、京东、建行网站都有销售渠道。山东黄河口大闸蟹有限公司的网上销量较大,占到总量的70%。除了天猫、京东平台外,还开展了“领养蟹宝宝”活动,并在微信上开展了预售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效果。同时今年邮政启动了“黄河口大闸蟹进城”项目,除省内各地市外,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都可送达。三是销售进军海外市场。今年东营恒盛农业科技公司与香港老三阳贸易公司达成贸易协议,除销往香港、澳门市场外,还出口新加坡、韩国等,首批20吨黄河口大闸蟹已启运香港,黄河口大闸蟹实现出口创汇。

  今年黄河口大闸蟹的价格总体上高于往年,特别是中秋节期间,大闸蟹每斤销售价格比往年涨幅较大,可达30%至50%。(二两的母蟹从45元/斤涨到今年的65元/斤,3.5两以上的母蟹和5两以上的公蟹销售价格达到280元/斤。)涨价的主要原因一是南方主产区受洪涝灾害影响,减产严重,导致价格上升;二是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享誉全国,销售渠道多样化,上市期早于南方蟹,也客观催高了价格。

  二、存在的问题

  (一)苗种方面的问题

  一是当地企业培育的优质苗种育苗成本高、价格高,蟹苗质量好、成活率高,但养殖户往往“望价却步”,对蟹苗价格难以接受,转而购买别的苗种。二是野生大闸蟹苗种价格低,许多养殖户不顾野生大闸蟹苗种品种退化、规格不齐、成活率低、发病率高的风险而去购买野生苗种,导致大闸蟹品质退化,致使出现养殖抗病能力差、规格小、产量低的现象。三是南方地区(主要是江苏省射阳县等)大闸蟹苗种的冲击。由于南方地区温度高,水中基础饵料丰富,育苗企业利用自然温度,采取土池育苗的方法进行大闸蟹育苗,与北方相比节省了饵料和燃料成本,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了许多养殖户冒风险去购买南方苗种,对我区大闸蟹育苗企业和黄河口大闸蟹种质纯正性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二)养殖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我区大部分大闸蟹养殖池塘开发时间已达10多年之久,园区内的电、渠、路等基础设施不够配套,池塘面积较小,大多数为5亩左右,且标准较低,水质指标受天气影响较大,变化较快。水环境的短时间剧烈变化,容易造成大闸蟹的应激反应,造成病害发生,不适合大规格大闸蟹养殖。特别是养殖池塘普遍老化,年久失修,池塘淤泥淤积较厚,夏季容易造成养殖池水氨氮较高,大闸蟹生存环境恶化,影响大闸蟹成活及生长。二是养殖技术和养殖观念陈旧。我区从事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人员多数在50岁以上,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新模式较慢等问题,多数延续传统养殖模式,以投喂玉米、麸皮、豆粕、野杂鱼为主,导致养殖的成蟹个头小,效益低。

  (三)销售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外销售网络不健全,营销模式传统,专卖店或直销处量少、面窄,辐射带动力较小。二是多数养殖户都是“一家一户”池边销售,等客上门,形不成了合力,价格受制于经纪人和采购商,被动销售掌握不了销售主动权和价格话语权。

  三、对策和建议

  (一)多种方式提高苗种质量,保障苗种供应

  一是以省级中华绒螯蟹原种场为依托,开展“订单式”育苗生产。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降低苗种销售价格,让养殖户“用得起”当地培育的优质苗种。我县省级原种场垦利县惠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年培育大眼幼体苗种能力2000斤。据测算,全县5.5万亩养殖面积全部使用当地苗种共需1000斤左右大眼幼体,政府每斤补贴育苗企业500元,当地养殖户以400元/斤的价格即可购买到当地培育的优质苗种,既提高养殖户使用当地优质苗种的积极性,又扩大了优质苗种覆盖率。二是开展大闸蟹优良苗种培育等技术研究。建议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做好以大闸蟹优良苗种培育、大规格养殖为重点的科技推广项目,利用我区育苗水体大的优势,加强对苗种繁育管理,保证使用纯正的黄河口大闸蟹进行培育,并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蟹种培育基地,选用优质黄河口大闸蟹苗种,培育本土幼蟹或蟹种,形成产业优势。三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或引进养殖企业采取土池育苗的方法进行大闸蟹育苗,改变原来的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土池育苗的成本仅为工厂育苗的1/3。采取土池育苗的方法不仅节省了饵料和燃料成本,也大大缩减了苗种的成本。

  (二)建设黄河口大闸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垦利县蓝湖度假区建设黄河口大闸蟹核心示范区,配套完善养殖区内的道路、桥涵、进排水渠等基础设施,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淤,并改造池塘进排水闸门,着力打造黄河口大闸蟹标准化样板示范区,辐射和带动全区大闸蟹标准化养殖,提升大闸蟹品质和养殖效益。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客商和龙头企业从事大闸蟹产业,在永安镇、蓝湖度假区等地开发黄河口大闸蟹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我区大闸蟹标准化养殖水平。带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

  (三)探索示范稻蟹混养模式,扩大养殖面积

  开展稻蟹混养模式试验,在永安镇、垦利街道等地建设稻蟹混养试验基地,采取辽宁省盘锦市稻田养蟹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并示范“一水两用,种养结合”的高效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拓展大闸蟹养殖面积。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转变营销模式

  一是继续加强对黄河口大闸蟹品牌培育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并结合垦利区国际农博会,继续扩大黄河口大闸蟹品牌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申报“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不断提升黄河口大闸蟹的知名度,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在永安镇建设大闸蟹博物馆或文化长廊,挖掘大闸蟹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二是在永安镇、蓝湖等地建设黄河口水产品交易市场,为蟹农和经销商提供交易平台,辐射带动养殖、加工、餐饮等产业发展,促进我县大闸蟹产业升级。三是扶持和鼓励企业加入中国水产商务网平台,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企业与淘宝、天猫、京东、央视商城等电商合作,转变传统销售模式,促进企业营销手段多元化。

  (五)加大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养殖试验与示范力度

  大力推广在我区已经成功的黄河口大闸蟹大规格养殖技术,切实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指导、组织现场观摩和外出考察学习及大闸蟹协会会员交流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提高我区大闸蟹的养殖水平。

  (六)探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保险业务,降低大闸蟹从业者的风险

  与保险公司等进行合作,充分调研,探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价格保险等保险业务,降低大闸蟹从业者的风险,消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