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三所高中新校同时启用 “跳”出集中居住区

2016-12-16 09:52:00    作者: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五四 义务教育学制 德育功能 书院学 新校园
[提要]市一中、市二中、市胜利一中、市特校等多所新校建成并全面启用,义务教育学制由“六三”和“五四”学制并存统一理顺为“五四”学制,全市首招合同制教师700余名……教育软硬件换挡提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市一中新校(资料图)

  市一中、市二中、市胜利一中、市特校等多所新校建成并全面启用,义务教育学制由“六三”和“五四”学制并存统一理顺为“五四”学制,全市首招合同制教师700余名……教育软硬件换挡提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三所高中新校同时全面启用 “跳”出集中居住区

  今年秋季开学起,中心城区高中生上学的方向变了。市一中、市胜利一中的学生离开城市集中居住区向北,市二中的学生则向南。

  市一中迁址城区北部“金湖银河生态片区”核心地带,市二中则迁建城南、南二路以南片区,市胜利一中高中部全部搬迁至位于西城北部、庐山路与烟台路交叉口东侧的新校园。

  三所新建高中“跳”出城市繁华区域,在东西城北部和南部拔地而起,描绘出教育新格局,同时也牵动着城市交通、房产规划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新校园空间更加宽敞,硬件设施有了质的提升,学生学习、住宿环境更加舒适,同时也分散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新校启用带来的变化,学生和家长们有目共睹。

  市一中新校规划设计规模为120个班,可容纳6000名在校生。市二中新校可容纳100个教学班、5000名在校生,其中一期工程容纳3000人。市胜利一中设计规模9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4500人。市特校新校规划设计为5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520人,在招收聋哑盲学生的同时,今年首次招收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入学。

  市一中新校的园林式设计展现“书院学苑”风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终端,六人间宿舍里空调、风扇、洗浴设备一应俱全。校园内还有超市、洗衣房、书店、咖啡书吧等,学生持“一卡通”可以考勤、买饭、取水、购物、洗衣等,十分方便。

  目前,市一中、市二中二期工程仍在建。其中,市一中二期工程的行政艺术楼、礼堂、体育馆主体已封顶,预计明年3月完成室内外装修,明年9月投入使用。市一中的在校学生明年就可以在新体育馆里运动锻炼,在新礼堂、艺术楼开展各种活动了。

  另外,今年市直多所学校在建或进行了改扩建。市中专正在建设中,市晨阳学校、市春晖小学、市春蕾幼儿园等进行了改扩建。其他县区部分学校校舍也有变化。我市正在实施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计划到2017年全市新建、改扩建63所中小学。

  相关新闻

  有了定制公交 学校周围不堵了

  为解决市一中、市二中、市胜利一中、市实验中学南校区等学校周边交通问题,我市新开通了107路、178路、179路、180路、181路等五条公交线路,并调整6路、124路、128路、130路公交线路走向。

  市一中新校启用后,有家长反映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黄河口晚刊》以《市一中新校接学生,堵!》为题进行了报道,引起各界关注。多部门协调解决了周边停车、交通信号灯、路灯问题,并开通了定制公交,根据学生家庭住址科学设置了22条线路,早晚接送学生,方便了学生及家长,缓解了交通压力。

  义务教育学制统一为“五四”学制 市一中老校成为市实验中学南校区

  今年9月秋季开学,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学制由“六三”转换为“五四”,全市义务教育学制由“六三”和“五四”学制并存统一理顺为“五四”学制。学制变化,带来校舍、招生服务区、师资、教材、课程等一系列变化。

  与以往不同,今年市实验中学有六、七年级两级新生入学。市一中搬迁至新校后,原校园移交给市实验中学使用,成为市实验中学的南校区,解决该校校舍问题。

  东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区有所调整。原市实验学校初中部学生全部合并到市实验中学就读。11月,东营市实验学校更名为东营市实验小学。另外,学制转换后学生教材、课程安排等也有所变化。今年,东城义务学校和东营区3所学校还首次尝试了网上预报名。

  首招合同制教师700余名 补充我市师资力量

  今年,我市首次试点招聘700多名合同制教师,市直和各县区分别组织了招考。新招聘的合同制教师已在市实验中学、市二中等学校上岗教学,他们之中不乏研究生等高学历以及在学校当过代课老师的人员。

  按照《东营市中小学合同制教师管理试行办法》,这些合同制教师参照在编教师有关人事管理制度进行管理。除实行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外,其他招聘、岗位、工资、考核、奖惩等参照在编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执行。

  这一举措补充了我市师资力量,为教师队伍增加了大量新鲜血液,有助于解决大班额问题。(记者李红佳)

  市民看教育变化

  市一中高二学生小璇:市一中新校不仅校园漂亮,配套设施也很全,像大学一样!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感觉神清气爽!高中学习的压力感减小,幸福感倍增。

  东城居民、学生家长王先生:刚开学时,走读生的家长们要到市一中新校接孩子下晚自习,周围交通比较拥堵。现在有了定制公交,孩子坐定制公交上下学,家长省心,孩子方便,交通也顺畅了。

  市实验中学教师王志鹏:今年,市实验中学由原本一个校区变为南北两个校区,学校校舍更加充裕。同时,大批新教师的到来为教学增添了活力。教师们在教学上追求新意,更加重视学科课堂的德育功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有所增加。有的老师还会给学生安排一些做饭、出游等德育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