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09:26: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这个冬天,行经南二路的市民发现,南二路在一番“大修”后变得“高大上”了不少,道路两旁还齐刷刷树起了两排高大树木,这就是为打造景观大道而栽种的银杏树。
东营首条以银杏树为主要绿化树木的景观大道已经落户在南二路。这条景观大道主要由9000棵银杏树组成,还将配套建设自行车慢骑道、安装步道灯、种植花灌木。等这个春天银杏树发芽,市民就能来这里散步赏景了;等到秋天银杏叶变黄,叶子落满地,市民就能在这里拍出“大片”的感觉。
约9000棵银杏树落户南二路
刚刚进入2017年,市民魏先生开车从南二路回家,发现道路两旁新增了两排高大的绿化树。老家临沂郯城的他马上认出,这些绿化树是银杏。
据东营市城管局、东营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南二路这次栽种的银杏树共有约9000棵,整个栽种工作用了近一个月时间。
2016年12月2日上午9时,东营区园林局工作人员和绿化工人在南二路西段种下了该段绿化工程段的第一棵银杏树。而就在前一天,南二路东段的第一棵银杏树也完成“落户”。为了做好这些树的养护工作,工作人员从土壤、养护等方面都动了不少脑筋,更有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系等专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作为东营中心城的迎宾大道,南二路此次栽种下别具特色的绿化树种,将直接提升、彰显东营的城市品质。
特色鲜明的银杏大道
又见金风绣锦杉,一生炫彩最开颜。
2016年,南二路道路工程完工后,约9000株银杏“落户”该路段,其中东段3500多棵,西段约5200棵。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作为“南大门”的南二路迫切需要更具特色的绿化树种。经过建议采集和多方论证,银杏成为人行道和主干道之间的高大乔木。目前,该路段种植银杏进入冬季养护阶段。
东营区城管局园林绿化股负责人赵海滨介绍,开春种下的银杏树就会发芽了,随着银杏树生长,渐渐会有银杏大道的效果,此外,整个南二路的绿化改造工程预计在2017年6月份全部完成。“届时,银杏大道两侧将会建设自行车慢骑道,市民可以骑着自行车赏景,也可以漫步银杏大道畅谈人生。绿道两侧还将建设公共厕所、种植花灌木。南二路两侧的水系也将开发贯通,道路两旁将全部安装步道灯,白天和夜晚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景观。
东营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许俊涛表示,建设完成南二路银杏大道将成为我市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道路。
层面丰富的城市景观生态廊道
对于南二路将要成为我市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银杏大道,不少市民表示充满期待。除此之外,作为东营区乃至全市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旅游大道,南二路还将进行多层次的绿化景观提升。
在南二路绿化改造设计方案中,该道路被定位为一个体验轻生活自由行的活力空间、一条穿行在森林里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绿色廊道、一处领略城市发展文化的魅力之地、一片活跃周边提升区域吸引力的生态水廊。
据了解,本次绿化的南二路东四路至西四路段全长19500米,总面积212万平方米。
众所周知,南二路道路周边用地性质丰富多样,由西向东依次有工厂、企业片区,居住区,农田、景区等。绿化提升过程中,将根据不同的用地片区形成运动休闲区、休闲生活区、生态游览区、娱乐活动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区域。
此外,在南二路的景观轴线方面,则是将设计理念和周边用地性质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线多点、段落延展的景观轴线。一线多点即规划道路为东营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现状绿色资源,通过景观廊道联通,并结合重要景观节点(共10个),形成横向实轴。段落延展即以道路东西段选取五个重要路段作为标准段,结合自然景观,与周边环境相渗透,形成横向虚轴。
“通过改造,将有机地连接西四路——东青高速——东四路,形成一条层次丰富、通往城市的绿色景观生态廊道。”市城管局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 李晓琳 马高超)
市民热议
官云秀 70岁 胜利油田退休职工
东营建起银杏大道,可以改善环境、吸引游客,会是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希望建成以后我们能保护好它。
姜丽娜 33岁 职业摄影师
我在其他城市拍过芦苇大道,效果非常好,没想到东营也要有自己的景观大道了。将来可以去这里给大家拍写真、拍婚纱照,对我们来说又多了一个记录美的地方。
李书浩 26岁 自由职业者
我经常从南二路上下高速。作为出入东营的一条重要路段,南二路建设成为银杏大道将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希望2017年的秋天就能见到银杏树叶飘飞的美景。
张爱华 34岁 油田职工
对于南二路将要建设成为银杏大道,我充满了期待。此外,我还听说南二路除了要建设成为一条银杏大道外,还将建设慢骑道,到时候就可以带着孩子去游玩儿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