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基金”:建起分散贫困人口脱贫的“保障网”

2017-12-13 15:19:00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李长莲

  编者按 进入12月份,2017年快接近尾声了。

  这一年,对于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而言意义非凡:在6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的基础上,43个市定贫困村的脱贫工作也基本完成;在广饶县探索开展动态人口管理试点,在信息采集、动态监测、帮扶对接、部门联动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可以借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扶贫特惠保险报销业务全面铺开,4.4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又多了一道“安全锁”……

  我市贫困发生带有区域性,贫困人口“插花式”特点明显,致贫原因多样,脱贫内生动能不足。针对现实状况,探索一条适合东营市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子迫在眉睫。因此,针对贫困人口分散问题,我市通过建立关照中心和扶贫基金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针对贫困不均衡性,推出扶贫连片开发,由点及面辐射带动“连片脱贫”;针对因老、因残等深度贫困问题,实施包括低保、医疗、教育、住房、助残、慈善等在内的政策兜底保障。至此,“两建一推六保障”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逐渐完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脱贫实践中,我市脱贫不仅局限于贫困村、贫困户收入达到贫困线标准,更注重将扶贫工作与农业农村发展相结合,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相同步,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书写了一份带有东营特色的扶贫“答卷”。

  在东营区牛庄镇东庞社区,一所由“精准扶贫关照中心”八个红色大字标注的建筑成为当地贫困老人们的乐园。作为这里的常客,72岁的武经修老人告诉记者:“在这儿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能聊天下棋,写字画画,感觉生活过得越来越像城里人!”

  针对社区贫困群众、老年人口比例高、关爱照料需求突出的问题,牛庄镇在东庞社区建设了精准扶贫关照中心,内设娱乐室、健身房、心灵驿站、志愿者之家等功能室,主要通过志愿服务、医疗巡诊和寓教于乐三个模块实现对社区老年人和贫困户的服务。东庞、西庞、卢家、黄庙、大武、西小武等附近六个村的贫困老人在这里不仅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住上舒适的房间,还能看电影、打牌下棋、健身保健等,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而如今放眼整个东营市,像这样的关照中心已经建设了40处,关照困难人口已经达到了1359人。“建设扶贫关照中心主要是解决失能人口脱贫解困问题。”东营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77.95%的贫困人口分散在省定贫困村以外的612个村,“插花式”特点明显,其中贫困户3户以下的村占比55%。针对失能老人这样的特殊群体,建立集中供养场所非常有必要。与此同时,为汇集分散贫困人口信息,与关照中心对应的扶贫关照网络平台也已经在有扶贫任务的30个乡镇开通,这样将分散居家的贫困人口需求服务信息汇总之后,可以使政府、社会服务资源与贫困群众需求实现精准对接,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当然,建立扶贫关照中心只是我市针对特殊贫困群体照料的第一步,如何让贫困人口实现收入达标、脱贫解困,另一探索就是建立扶贫基金。“钱怎么花、力量怎么使、资源怎么用,如何实现扶贫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最优化长效化,尤为重要。”东营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层层兜底、全面覆盖”的原则,通过财政投入、企业捐赠、扶贫产业项目收益等形式,形成扶贫基金,用于支持贫困人口脱贫,完善扶贫补助、救助、兜底保障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扶贫基金分为补助和救助两种形式,补助基金主要用于解决贫困人口收入达到贫困线,针对分散的、一村少量的贫困人口,由片区、乡镇或者县区政府统筹组织,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投入到成熟的产业化项目或组建新的合作组织,对接市场主体,使扶贫资金转变为扶贫资产,由资产收益形成补助基金。以垦利区永安镇为例,永安镇立足4个贫困村实际,整合扶贫资金,采取“折资入股、定期分红”的模式,按照负赢不负亏的原则,入股尚慧农业。尚慧农业按照每年不低于入股金额9%的收益率对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同时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及其子女到基地务工就业。这样,贫困户脱贫就有了多重保证。目前,全市各级建立扶贫补助基金113支、规模354万元。

  扶贫救助基金则由县乡政府以及村集体负责组织设立,利用财政资金、村集体收入等吸纳或整合社会捐助资金、慈善资金等,面向农村贫困群体在大病、上学、意外灾害等方面进行重点救助,以弥补政策保障的不足或缺失,防止特困群体致贫返贫。目前,全市建立扶贫救助基金42支、规模4051万元。

  据悉,基金从建立到管理目前正在逐步完善中,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越来越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