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2018-05-10 08:34:00 来源: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作者:

  ◆东营区创新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为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不仅让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范围更广、服务内容更细化,而且实现服务管理的全天候、零距离、全覆盖,从而提高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本报记者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马 慧 康瑞祥
  “你好,是网格员吗?我们楼栋门的门锁坏了,你能帮我们处理一下吗?”“楼上的水漏到了我家,怎么办啊?”“我不会用手机查退休金,这两天帮我弄弄呗?”自从当上了社区网格员,东营市东营区东城街道安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程敏的手机便从没“消停过”,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接收到诸如此类的求助信息,而她则是手机从不离身,生怕居民有啥难题找不到她。“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进居民家走访,看看居民有啥需要帮忙的就帮着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我就帮着联系专业人员给解决。”程敏告诉记者,她的网格员民情日记本上,满满地记录着网格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将一件件服务小事儿记录在册也已经成为了生活里的一种习惯。
  “前些年,除了社区里的老人或是某些急需办理事情的居民外,小区居民基本不和社区发生什么联系。但是在实施了网格化管理之后,网格员经常会上门来了解家庭情况,询问居民有什么困难。”居民陈伶俐说,跟网格员接触多了,才了解到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社区都能办理,有问题打电话给网格员基本都能解决,网格化管理也让大家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提升。
  黄河路街道汇泉社区海信天鹅湖小区居住的82岁退休老干部王清滨,则因为社区网格化与素不相识的曹新生夫妇成了“亲人”,他们帮老人打扫卫生、买菜、扔垃圾,切实解决了老人日常生活不便的难题。两位网格员长时间无微不至、不求回报的举止老人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甚是感激。就在前几日,老人一大早委托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把自己用颤颤巍巍的手书写的亲笔感谢信送到了汇泉社区工作站,让这对为其服务的夫妇俩感动不已。
  从以往的“居民找社区”转变为现在的“社区找居民”,东营区社区的网格员逐渐成为社区的“代言人”。记者了解到,东营区创新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为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统筹考虑地理、商业、交通、教育、卫生等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约300户的标准将全区社区划分为976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每个网格长,由区、镇(街道)落实工资待遇,网格长配备手持移动终端,具体负责社区的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综治巡查、民情民意收集、便民利民服务事项代办等10项职责,并建立了“一日双巡”、“分级办理”等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社区里的小网格,不仅让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范围更广、服务内容更细化,而且实现服务管理的全天候、零距离、全覆盖,从而提高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群众民生实事一‘网’打尽。”东营区社区办办公室主任马飞介绍说。
  而为了进一步实现问民生集民智,东营区则在社区建立议事协商委员会,网格建立议事协商小组,将每月20日定为议事协商日,所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通过议事协商研究确定,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微治理、居民微自治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社区协商手段支撑,每年列支便民公益金600万元,用于解决居民关注的急难小事,项目申报全部由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审议通过,实施5年多来累计完成便民公益金项目近3.3万个,受益人群达21万人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