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静
图为垦利区惠鲁社区居民在社区内服装厂实现就业。 记者 张泉江 报道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市、县、乡一体化发展,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走出了一条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东营样本”。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农村居民特别是老人们最多的心声。然而,“来到楼上后,地怎么种?粮食怎么晒?农机具放在哪里?邻里关系如何?……”这些也是上楼农民或即将上楼农民的担忧所在。那么,这些问题是否得以解决,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东庞样本:
党组织融合,打破“居合心不合”桎梏
东庞社区位于东营区牛庄镇西5.5公里,始建于2012年,2015年完工入住,原西庞、东庞、大武、黄庙、卢家、西小武6个村816户2195名村民全部实现集中居住,是东营区首个合村并点居住示范社区,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据了解,为给群众提供方便、洁净的生活环境,东庞社区配套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商业区、怡邻广场、老年关照中心、农机大院、社区银行等设施,通过实施地源热泵、污水处理模块、长安生物质能源等项目,解决了社区供气、供暖、生活污水处理问题,高标准打造了“宜邻宜居”标准化生活区。
“东庞社区建设彻底改变了村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实现村居融合,加速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但传统治理体系很难适应新型农村社区格局。为此,牛庄镇以支部融合为抓手成立东庞社区党委,使其成为引领融合互促发展的引擎力量。”东庞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王秀军告诉记者,“东庞社区共有党员141名,2017年底顺利完成社区党委选举,产生社区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党委委员5名,顺利完成6个村党支部融合,成为我市第一个完成‘党组织融合’的农村社区。同时在‘大党委’下,探索成立了6个功能性党支部,统领6个方面的工作,在社区内设岗定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社区管理服务存在问题,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
东庞社区为6个村居民交叉居住,但村民在精神层面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存在“我是这个村,你是那个村”的感情隔阂。为此,牛庄镇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打好文化融合组合拳,切实打破“居合心不合”的心理桎梏。王秀军介绍,“我们扎实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布局,增设历史文化展厅、廉政教育展厅,以吕剧为主题打造文化礼堂,解决居民‘没有地方融合’的问题;挖掘师资队伍和社区人才培养,打造‘一个群体、一个队伍’,即20人的吕剧爱好群体和七鼓点(区级非遗项目)队伍,解决居民‘不会融合’的问题;突出社区党员示范,以党员带动加速居民参与,解决居民‘不好意思融合’的问题。”
集中居住后,为避免“农民带着锄头上楼”现象发生,彻底解决农民生产和生活之间的矛盾,东庞社区党委适时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打破土地碎片化制约,实现了农民生产资料和土地的高度融合。社区副书记庞增华成立了我市第一家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的家庭农场——金丰农场,流转社区全部土地。农场规模达6500亩,购进农机100余台,建设晒场3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社区土地流转后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催生了“新型农民”群体。依托金丰农场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开设家政服务等实用课程,促进400余人实现外出就业,农场解决劳动力200人,人均收入达到 2.2万元。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长安生物质能源公司深度合作,逐步对社区玉米、小麦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既解决麦收秋收季节秸秆焚烧问题,又实现亩均增收150元。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实施粮食仓储、面粉加工等项目,发展经济林产业630余亩。
杨庙样本:
黄河南展区“房台村”的华丽变身
走近垦利县董集镇杨庙社区,感觉和城里的小区别无二致。一排排高楼掩映在绿色中,宽敞的道路,一尘不染。走进社区,崭新的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规范细致,图书室、舞蹈室、乒乓球活动室、便民服务台、卫生院等一应俱全。
在社区的小广场上,记者碰到了正在遛弯的宋王村村民韩振华,他说,“当初真的是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从房台上搬到这楼房来,在村里住的时候每逢雨季就害怕,土房时间长了不是这儿漏就是那儿漏,真是害怕雨水大了房子倒了。现在好了大家不走泥巴路了,冬天有地暖了,社区服务就在家门口。看个病、买个菜都不用出社区,生活真是方便了。”
所谓房台,就是紧邻黄河大堤就地取土建成的盖房用的宅基地,高于行洪水位、低于黄河大堤。据了解,为了解决黄河下游自东营区麻湾到利津县王庄这段30公里长河道的防凌、防汛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黄河南展区工程兴建。南展大堤上起东营区龙居镇老于家村,下至垦利区垦利街道西尚村,总长38.65公里,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涉及我市东营区龙居镇和垦利区垦利街道、胜坨镇、董集镇4个镇、街道,共83个行政村,其中沿黄房台上有66个行政村,13721户、44746人。四十多年来,由于受蓄滞洪区功能影响,展区内土地利用和产业开发活动受到政策限制,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居民房院、街道狭小拥挤,人畜共居,居住条件比黄河滩区更差,是全市最贫穷落后的区域。
“每个村只有一条用来赶集的主街宽10米,其余的小胡同一律只有2米宽,每次只能过一辆板车。”1979年出生的程永锋小名“新房”,出生在搬入房台村的那一年,他笑着回忆,“我小升初考试要去10公里外的隔壁村考,中间5公里都是荒地根本没有路,当天下了雨,拖拉机用拖斗装着20多个小学生却上不去坡,早上5点出发,9点才到,我们穿着雨衣在拖斗里被淋得瑟瑟发抖,耽误了考试只能补考。有一户人家娶媳妇,由于路上都是沙土,一刮风啥也看不见,路都走岔了。”
2008年7月国务院废除展区蓄滞功能以后,群众急切盼望改变落后面貌,实施异地搬迁。2013年5月8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房台村拥挤不便的历史终于翻页。截至目前,展区已累计开工建设了东营区龙居社区和垦利区胜利、杨庙社区3个社区的一二期工程,建设安置楼房326栋、6183套可安置36个村庄、8163户、18684人,占展区总搬迁安置户数的44.33%。
以杨庙社区为例:楼房一共有八种户型,从55平方米一室一厅到20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能力来自行选择。房价每平方米在2000元至3000元,每位村民享受10平方米再加8000元的住房补助,原有的老屋还可以评估作价。社区规划了安置房的10%为廉租房,供老弱病残村民居住。每月60元房租。如果不要安置房,折算10平方米的房价是2万元,交完10年房租还有余钱拿。社区内采用地热供暖,供暖费每平方米10元,村民不用再自己买煤烧炕。
“如今,杨庙社区11个村共2万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华澳大地乳业用来搞奶牛养殖,苜蓿、稻子种植,每亩地流转费700元。”董集镇杨庙社区分管领导周象春说,“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有了充足的时间外出打工,只要勤劳,就比守着那二亩地赚钱多。”
“当前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项目带动、市场开发、园区统筹、功能培育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极大丰富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内涵和路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科科长陈月强说,“但是,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切勿跟风,不能‘一刀切’,应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综合考虑建设形态、居住规模、服务功能等因素,将现有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类型,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解决好资金缺口大、融资难的问题,更要强化公共服务,保证政策的统筹性和惠民性,要让住进楼里的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用得起养老社保,用得起水电气暖,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农村改革的成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静
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指挥部于5月26日至5月31日按照《2019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评估办法》组织对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5月份复审迎... [详细]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着力优化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东八路生态湿地综合提升工程,全力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 [详细]
6月10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山东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详细]
6月10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项目... [详细]
6月10日,东营区委统战部组织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开展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快闪视频拍摄活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 [详细]
9日上午,在G18荣乌高速451公里处发生了两车事故,而事故的原因是小车在变道时候没有看后方车辆造成大型半挂汽车一下子顶到了前方的小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