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山东的“好客山东”与“好品山东”已成为两张闪耀全国的品牌名片。前者以热情包容的文化基因吸引八方来客,后者以卓越品质与创新实力赢得市场认可。然而,这两大品牌的背后,是无数山东“好人”用行动书写的文明密码。山东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好客好品靠好人”,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文明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
好人精神是“好客山东”的精神底色。山东自古便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思想早已融入山东人的血脉。从导游的细致讲解到街边小店的热情待客,从泰山脚下接力救援的陌生人到青岛栈桥边“巧克力大爷”的善意,山东人的好客早已超越了服务规范,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基因的延续,离不开山东对道德建设的持续深耕,东营通过志愿服务和道德模范评选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威海设立“好人工作室”让善行义举常态化,类似举措让“好客”从个体行为升华为群体精神。
好人精神是“好品山东”的品质保障。“好品山东”涵盖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从烟台苹果到高速磁浮列车,从东阿阿胶到海尔家电,每一件“好品”背后,都是无数匠人坚守岗位、精益求精的成果。在制造业领域,山东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品质升级,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海工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均彰显了“好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好品”的诞生离不开“好人”的支撑。在淄博陶瓷行业,老匠人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既保留了“淄博窑”的独特韵味,又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在乡村振兴一线,返乡创业者扎根田间地头,用诚信经营和勤劳双手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这些“好人”以实际行动证明,品质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道德的坚守。正如山东某企业家所言:“产品如人品,只有心怀善意,才能做出真正的好品。”
“好人”是文明进步的永动机。山东的“好人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社会价值观培育的必然结果。从“中国好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到“厚道山东人”的群体画像,背后是山东对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文化浸润。无论是青岛“微尘”公益品牌的燎原之势,还是济南“信用积分”激励下的文明新风,山东将“好人”精神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好人”文化正形成正向循环,游客因“好客”选择山东,因“好品”信任山东,这种良性互动又激励更多人践行善举。正如网友评价:“一次山东行,一生山东情”,这份情谊源于对“好人”的认同与共鸣。
从“好客”到“好品”,山东的品牌升级之路,本质上是文明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好人”既是创造者,也是受益者;既是传承者,更是传播者。当每个山东人都成为“好客文化”的代言人、以工匠精神雕琢“好品”,这片土地便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齐鲁”,更是精神层面的“美德家园”。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