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旗飘扬启新程 青春逐梦正当时——共青团东营市委在助力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中凝聚青春力量谱写奋斗华章

2025-05-04 13:34: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唐梦琳

  春风扬起青春的旗帜,星火传承不朽的精神,百年前的呐喊穿透时空,新时代的担当映照苍穹,五四青年节,是奋斗者永不褪色的勋章。

  青春蕴藏无限潜能,青年书写壮丽新篇。近年来,共青团东营市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了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青春篇章。

  以信仰为舵育新人,打造青年思想淬炼的政治学校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用先进思想引领青年,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党培养造就青年一代的重要经验和独特优势,也是共青团为党育人的看家本领。

  始终坚持政治学校的功能定位,主动适应青年发展新趋势,着眼青年群体社群社交、灵活学习的现实需要,在全市开办“青年之家·青年夜校”,根据青年“需求清单”设置夜校“课程清单”,开启全市青年“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开设瑜伽、非洲鼓、公益就业指导课等约50种课程,开展服务活动200余场次,覆盖7000余人次,青年的学习热情被激活,难得的休闲时光也被点亮,青年夜校已成为青年群体的“充电”好去处和心灵栖息地。

  常态化开展“影润青少年 感悟共成长”观影活动,深化“红领巾爱学习”“星火阅读”等主题活动,覆盖全市177个少先队大队、4000余个少先队中队、17万名少先队员,育人效果显著提升。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手拉手”、圆梦“微心愿”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深化。

  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联合十余部门开展2024年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征集青少年法治作品700余件、宣传教育创新案例40余件,带动形成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举办了“法治东营青春行动”全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吸引14支队伍160余名大中小学生参赛,通过沉浸式、零距离的模拟法庭体验,切实提升了青少年法治素养。

  加强网络新媒体矩阵建设,联合网络大V开设“青春π”“070勇敢者行动”等主题专栏,联合大众网发布“闪光如你 五四有为”专栏6期,阅读量达40万人次,新媒体影响力显著提升。

  以担当为帆履使命,凝聚青年拼搏进取的先锋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声声寄语鼓舞斗志,深深期许点燃激情。团市委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用心用情做好团的工作,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围绕中心工作与青年关切,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提升全市共青团的大局贡献度。

  岗位建功,青年先行。深化青春建功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行动,促成凤凰城街道普惠教育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开展市青年企业家县区行、高校行、沪川行、疏勒考察交流等活动,召开“政策助企・积金惠民”、“聚力青春 共谋发展”青企座谈会、“青企联动 创赢未来”交流共建活动,青年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东西协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从大学生到“新农人”,把青春写进乡村振兴里。近年来,为加强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团市委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开展乡村好青年选培,选树各级好青年1万余名,组织乡村好青年联盟参观考察、交流研讨,开展好青年“遍访”、“寻找乡村振兴青春合伙人”、“乡村好青年贷”宣传推广等活动,助力青年成长发展。

  青年志愿风,吹暖城市情。团市委始终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精心培育的“税润黄河”、“云端的守护”珍稀鸟类保护、“小螺号”预防溺水阻泳劝导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银奖。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了青春助力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行动,组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10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开展生态保护、金融惠企、电力保障等24项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实现扩面提质。

  墨空未褪,晓色微蒙,凌晨3:30,东营职业学院的校园灯火通明,2000多名青年志愿者有序集结,即将奔赴中国万达2024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的各个服务场地......以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为路径和载体服务“国之大者”、引领青年成长,是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的光荣传统。去年以来,团市委先后为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第十七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等8场大型赛会,招募选拔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提供全方位志愿服务,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展现。

  以初心为桥连青年,营造青年成长成才的优越环境

  “相比起其他社会化的长租房,财金优徕青年社区的配套设施更全、入住服务更好。”王姝睿就职于东营银行,是财金优徕青年社区的第一批入住者,“我们在这里学插花、做青团,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据介绍说,财金优徕青年社区提供的房间以25至45平为主,均配备独立卫浴、床、衣柜、书桌椅、空调、洗衣机等家具家电,真正实现“拎包入住”。一楼公共区域还有“徕学习”“徕运动”“徕聚会”“徕干饭”四个功能区,配套共享自习室、健身房、会客厅、厨房等场所。团市委和财金集团会定期在公区举办各种活动。

  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是提升城市活力和创新创业氛围的有力抓手。为营造更友好、更安心、双向奔赴的优越环境,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团市委全面推进“青年优居计划”,面向全市4786名青年群体开展精准调研,形成东营市青年住房工作调研报告。聚焦青年到我市求职就业等临时性居住需求,联合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全市7天内免费短租住房达到19处,有效解决了青年驿站房源不稳定、标准不统一、档次较低等问题。高标准建成5处优徕青年社区,有效缓解了青年“求职一张床、就业一间房”的需求。同时,依托优徕青年社区,举办“春日雅集”青年联谊交友活动2场,吸引50余名青年参与。

  积极主动服务青年人才培养,开展“青鸟计划·汇智东营”高校行活动,在山东工商学院召开校地合作共建座谈会,在烟台大学春季大型线下双选会活动现场,设立东营人才招聘专区,组织全市17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1个、人才需求309人,现场咨询2200余人次,接收青年学子求职简历400余份,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理性就业。在2025年“青鸟计划”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录取700余名青年学子到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实习实践,组织青年学子走访有关园区、重点企业和项目,深入了解家乡发展变化。

  为进一步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团市委积极开展希望工程救助活动,争取圆梦大学资金41.9万元,帮扶新入学困难大学生81名。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新建希望小屋39间,建成后全市达到411处。开展“希望工程暖冬行动”,对全市“希望小屋”进行遍访,用心用情写好“希望工程”后半篇文章。

  不断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服务水平,将青少年事务社工引入司法案件,满足保护、教育、帮扶涉罪未成年人的社工服务需求,实现案件办理和社会工作的密切衔接。用好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队伍,做好青少年心理疏导,去年以来,接听心理热线346个、面询30余人次,推动了预青工作落地见效。

  持续深化“070(零欺凌)勇敢者行动”,组织全市学校团队组织开展“六个一”系列主题教育,发动各中小学校集中开展“070勇敢者行动”反校园欺凌主题活动26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17.5万人次,积极营造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防治校园欺凌的良好氛围。

  聚力服务“两企三新”青年群体,依托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和“青春社区”阵地,在寒假期间面向快递、外卖小哥等重点“两企三新”从业青年随迁子女开展“暖心课堂”项目70余场次,服务青少年1000余人。

  以革新为剑破藩篱,塑造勇力时代潮头的先进组织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

  团市委聚焦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锻造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在扩大团的组织覆盖方面,加强行业系统团组织建设,围绕高端化工领域建立化工行业团工委,市级互联网、快递物流、金融、建筑、化工企业等重点行业团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加强“两企三新”团的建设,将“‘三抓三强’推动‘两企三新’党团联动”项目作为2025年度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建立“千联万聚常引”人才库,挖掘200名青年骨干入库,利津县“两企三新”团的建设工作经验做法入选团中央《案例选编》。举办东营共青团系统综合性培训班、农村青年人才培训班等20余期,新发展团员13600名。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奋斗方能不负韶华。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东营市委将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创新实干、加压奋进,努力推进团的事业创新发展,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青年力量、展现青春担当!(来源:共青团东营市委)

初审编辑:唐梦琳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