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唐梦琳
责任编辑:赵静
为表扬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英等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监测中心赵亚杰获此殊荣。
赵亚杰扎根黄河口11年,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智慧化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嘴鸥野外种群保护,守护374种鸟类栖息的核心区域,为推动黄河三角洲成为全球第二大黑嘴鸥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丹顶鹤越冬最北界,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做出贡献。先后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青年科学奖等。
坚守奉献,守护湿地精灵
博士毕业后,赵亚杰没有选择繁华都市,而是和鸟儿一样迁徙安家至黄河口,选择守护这片大自然的馈赠。黄河三角洲多滩涂、湿地,巡护监测是候鸟保护的基础,但却不是易事,甚至极为枯燥。春季,当大批水鸟经停,她穿着齐胸高、密不透风的连体橡胶裤,背着十几斤重的监测设备,蹚潮沟、走样线,观察记录鸟儿行踪。夏季,夏候鸟在悄悄繁育后代,她蹚水踏查湿地280万平方米,用GPS定位每一处巢穴,做好详实准确地连续动态监测。秋季,在鸟类集中区域采集鸟粪样品并及时送检,加强禽流感检测及防范,确保候鸟安全南迁;冬季,对保护区内越冬候鸟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取食特点、夜栖需求。目前,黄河口黑嘴鸥种群稳定在一万余只,成为全球第二大黑嘴鸥繁殖地;栖息的鹤类达7种,种类占全国的77%,丹顶鹤达389只、白鹤达625只,成为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丹顶鹤越冬最北界。
她终日穿梭于芦苇荡,往返于近海滩涂,为山东创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和全国首处“鹤类保护研究中心”积累了海量珍贵数据。她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等,保护区获评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
创新前行,守好绿水青山
2021年,赵亚杰时刻牢记“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的殷切嘱托,以关键物种研究为抓手,加强科研攻关能力,破解湿地保护课题。她与团队成员迅速投入到保护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平台构建中,打造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参与编报国家和省市级生态监测项目,利用多源卫星遥感监测3518平方公里陆海资源动态,解决水域管护难以全覆盖的问题。全面融合AI技术赋能火灾防控、鸟类识别、海域巡查等核心任务,高点监控火情技术推动响应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为全国性首创,资源管护效率得到大大提升。2024年,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填补山东自然遗产空白。一体化监测平台获山东数字政府建设应用优秀案例技术创新奖。
与候鸟为伴,钻研生态,赵亚杰科研成果累累,累计发表论文24篇,出版图书8部,申请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项。
笃行不怠,当好绿色卫士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是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讲好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成为她在工作之余热衷的事。近年来,她以“生态守护者”的形象走到社会公众中间,把黄河口的自然美、人文美,转化为研学体验路线和自然教育素材。她牵头编写的“黄河入海大美湿地”课程入选省级优秀研学旅行课程,保护区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她走上百姓宣讲台,让生态保护理念变得可感知、可实践,参加《国学小名士》《新时代青年说》等电视节目录制,展现青年人扎根拼搏向上的经历。曾获山东最佳城市声音推荐人、山东省总工会宣讲比赛金奖等。
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青春奉献于生态保护事业之中,赵亚杰始终牢记守好湿地的使命,呵护湿地候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用心用情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答卷。
初审编辑:唐梦琳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