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记者 赵静 东营报道
9月30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五场,邀请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清海,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永峰,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副董事长张玉亮,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海平,介绍全市橡胶轮胎产业发展情况及橡胶轮胎产业链“链主”企业,并回答记者提问。
橡胶轮胎产业是东营市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东营市专门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完善政策举措,纳入全市“链长制”高位推进,推动橡胶轮胎产业加快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今年成功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规模总量大。东营是全国最大的橡胶轮胎产品生产基地,橡胶轮胎综合产能2.67亿条/年,其中子午线轮胎1.94亿条/年,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5。全市现有规上橡胶轮胎产业链企业65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2.3亿元。其中,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5家、过10亿元的企业17家;9家企业入围全球轮胎75强,入围数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的四成、全国的1/4。
产业体系全。东营市形成了以橡胶轮胎为中心,集合成橡胶、橡胶助剂、骨架材料、炭黑、轮胎模具、轮胎胶囊等为一体的完备产业体系,构建了“20公里配套圈”,本地配套率达75%。建有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华东新能源综合汽车试验场等一批服务平台,涵盖研发、测试、检验等关键环节。连续举办15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展览会,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强的橡胶轮胎行业展会。
创新能力强。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成立了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等9个科研平台,突破了低碳电热轮胎硫化技术等35项行业共性关键难题。授权发明专利534件,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88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40家。
智造水平高。聚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设备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打造了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1个,永盛橡胶建成全省领先的工业4.0智能工厂。橡胶轮胎(成品)产业大脑入选全省2024年度“产业大脑”建设试点。
绿色发展好。骨干轮胎企业全钢胎、半钢胎平均能耗分别达到253千克标煤/吨、313千克标煤/吨,均优于全省标杆值。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2个,金宇轮胎、赛轮(东营)被评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广饶县橡胶轮胎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工业类生态原产地保护区。
橡胶轮胎产业链是东营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的重要发力点。东营市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注重高端项目带动,聚力推动橡胶轮胎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橡胶轮胎产业集群。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